北京治疗白癜风去哪家医院最好原发性肝肿瘤 不再可怕(组图)
原发性肝肿瘤 不再可怕(组图)
Time 2015-10-10 16:53:31 情感驿站
爱情测试
专访
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
肝胆外科主任王毅*教授
我国是肝癌的患病大国,有关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死于肝癌的患者约有11万,占全世界肝癌死亡人数的45%。尽管近年来医学技术发展很快,提高了肝癌的临床诊断率,增加了治疗手段,使肝癌的五年生存率有了显著提高。但是,广大肝癌患者及家属对肝癌的认识仍然停留在传统模式中,治疗不够积极,导致延误治疗,使生存期缩短、生存质量低下。对此,记者专访了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肝胆外科主任王毅*教授,请他介绍了肝癌治疗的最新进展,肝癌高危人群的预防措施,肝癌患者术后如何防止再发和复发等前沿话题。本版撰文本报记者莫芸 通讯员 朱广苓 陈颖 摄影记者 王倩
介绍
肝脏肿瘤已不可怕
治疗手段大发展
手术仍是第一选择
肝癌分原发性肝癌和继发性肝癌两种,原发性肝癌指由肝脏组织病变而成的肿瘤,继发性肝癌指其他器官癌瘤扩散至肝脏而出现的肝癌。据了解,20年前,由于诊疗手段的局限,肝癌被发现时基本已是晚期,确诊后的生存期一般在3-6个月。谈肝癌而色变,成为笼罩在人们心中挥之不去的阴影。作为以研究治疗肝胆疾病为特色的医院,市三中心医院充分发挥保肝护肝、综合治疗肝病的独特优势,创造总结出一套多手段、多层次的综合治疗模式。
“现在肝癌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除了手术仍然是第一治疗手段外,射频消融、灌注、亚氦刀、经肝动脉栓塞化疗栓塞(TACE)、免疫及生物治疗、中药治疗等手段已日渐成熟,与手术结合,构成多手段,多层次的综合治疗模式,每年完成肝癌的治疗达400余例。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取舍,组合,为患者制定出个体化的治疗方案,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王毅*教授介绍:“根据2006年的统计,肿瘤直径5cm以上的大肝癌手术后5年生存率仅为30-40%,而肿瘤直径2cm以下的小肝癌,手术后的5年生存率更是达到60-70%。目前有的国家已经开始用10年生存率来衡量原发性肝癌的治疗愈后了。因此越早的发现肝癌,治疗效果就越好。”
中华医学会肝脏学组制定的诊疗指南指出:手术仍然是肝癌治疗的首选方法,但不只是患者和家属,就连一些非专科医生在治疗上仍有认识的误区。目前只有20%的人接受手术。排除体弱、多器官扩散及其他手术禁忌,仍有相当多适用手术的患者选择保守治疗,以致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降低了生存时间及质量。在此王毅*教授强调,患者和家属不要一听说得了肝癌就垂头丧气,失去生活信心,自我放弃,应配合医生制订最佳治疗方案争取更好的治疗效果,乐观生活。
肝癌分子边界/切缘
最大范围切除癌瘤
最大限度保护肝功能
虽然手术是治疗肝癌的第一手段,但任何单一方法都不是完美无缺的。手术也存在着最大范围切除癌瘤和最大限度保护健康肝脏的矛盾。正常人的肝脏约有1200克-1500克重,其中25%的肝脏工作就可维持人体基本代谢需要。当一部分肝脏被切除后,就需要剩余肝脏更大限度的参与日常代谢。但是,为防止肝癌复发,手术切除肝脏癌瘤时,要求切除超过癌瘤本身更大范围的肝脏,这可能导致剩余的肝脏不足以维持身体所需。这种取舍让许多患者充满矛盾,甚至最终放弃手术。
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肝胆外科在手术术式、手术技术及手术设备上的独特优势和丰富的肝脏外科手术及患者术后健康管理经验轻而易举解决了这一矛盾。
三中心医院院长杜智教授承担的市科委重点攻关项目“肝癌治疗技术的研究”,经过几年的研究与实践,在国内外率先提出肝癌分子边界/切缘的论点,为肝癌有效的手术治疗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对指导肝癌手术切除范围和肿瘤术后复发、转移的可能性估计,具有重要意义,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几年来,肝胆外科运用新型肝切缘术式结合完善的诊断设备及先进的综合治疗方法治疗中晚期肝癌取得显著效果。对目前认为无法切除的肝癌患者进行了肝极量切除术、中央段肝癌切除术、累及肝静脉和腔静脉的肝癌切除术、罕见巨大肝癌切除术等高难度手术,术中采取手术切除、门静脉取瘤栓和化疗、肿瘤切缘液氮冷冻等以手术为主的综合疗法,已成功完成两千余例高难手术。
“我们利用螺旋水刀、超声乳化破碎吸引装置、超声刀等特殊的肝脏外科设备,切除癌瘤时,尽可能多的保留了健康肝脏,使肝脏手术变得更加精确和细致,大大减小了患者的手术创伤。切除肿瘤后采用冷冻消融的方法对留下的切除边缘进行处理。利用肿瘤细胞与人体正常细胞之间的生存温差,冻死残存在切除边缘的癌瘤细胞。经处理后破裂的癌细胞碎片,可以引发机体的免疫反应,增强机体的抗癌能力,从而降低了肿瘤复发的危险。我们通过增加手术的科技含量,使得大肝癌和巨大肝癌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达到了34%”。”王毅*教授进一步介绍说,“我们还运用术中超声或术中门静脉染色技术,有效的对病变部位进行指引,改变了传统上只能通过医生的手感对肿瘤进行定位并粗略的设定手术切除线的方式,使需要被切除的肿瘤区域的肝脏明确显色,并进行实时监测。这样一来,使得我们的外科手术做到了“精确制导”,既完整并精确的切除了肿瘤,也最大限度的保护了正常肝脏及其重要管道,从而减少了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手术及生存质量,有效缩短了住院时间,为患者节省了费用。”
充分评价肝功能
运用综合疗法
实施保肝护肝个性化治疗
在临床中,由乙肝后肝硬化导致的肝癌约占肝癌患者总数的85%,并多为中晚期。绝大多数肝癌患者肝功能已相当不良甚至极差,耐受手术的能力较差,所以在进行手术前后,根据患者的肝脏功能及全身情况进行综合评估与综合治疗。
多年来,三中心肝胆外科摸索实践出一整套肝癌的综合治疗方法,特别是对于仍有手术希望的中晚期肝癌:手术前综合充分评价肝功能,实施肝病的基础治疗,注重保肝,纠正肝功能不良情况,并根据肿瘤位置及侵犯范围采用个性化治疗方法。
对于肝功能不能耐受手术的肝癌患者或位于肝脏中心难以切除的肝癌,三中心医院肝胆外科的医生们首先采用现代微创技术,如肝动脉栓塞、射频消融、亚氦刀冷冻等先进的治疗方法,控制肝癌的发展,使肿瘤缩小,争取二期手术的机会。
对于肿瘤位于肝脏内部、肿瘤较小而数目不太多,或者较大实性肿瘤仍局限于肝脏内的病人来说,射频消融技术是最适宜的治疗选择。
射频消融技术是当今最新的肝肿瘤导向治疗方法之一,可达到对肝癌一次性原位整体灭活。整个治疗过程不开刀,创伤小,治疗周期短,减少了肿瘤病人的治疗痛苦。
目前,射频消融技术最适用于不宜或无法手术切除的肝脏肿瘤。一般来说,理想的热消融对象是单发病灶小于5cm或3-4个多发病灶小于3cm结节为宜,包括原发性肝细胞癌或转移性肝癌。如果肿瘤恰恰长在肝脏中心,在肝脏上挖个洞把癌瘤掏出,外科手术基本是做不到的,但如果以切除部分肝脏为代价来取出癌瘤,这样切会直接影响患者的肝功能,同样是不可取的。对于这样的小肝癌,在临床上采取射频消融介入治疗,则能够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
三中心医院对肝癌病人手术后仍积极实施保肝和巩固治疗,加之术后临床营养支持和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有效地避免肝功能衰竭,提高了疗效。
王毅*教授强调,虽然手术治疗肝癌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但患者仍要把握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三早原则”,尽早手术,提高手术成功率,延长生命时间,提高生命质量。千万不要等发展到肝癌晚期,肿瘤巨大,侵犯主要管道结构时再手术。
另外,根据患者术后情况,辅以适当的抗病*、生物治疗、中医中药等治疗手段,对于降低术后复发是很有帮助的。严格的术后随访和复查是患者长期生存的重要保证。
建立随访制度
预防肝癌复发和再发
术后一年最关键
肝癌是由病变肝脏产生的,在我国,70-80%的肝癌患者均合并有肝炎及肝硬化,因此,即使切除了肿瘤,也不是一劳永逸,仍然是肝癌高危人群,应积极监测和预防复发和再发。复发,即肿瘤切除后在肝脏或其他器官扩散;再发,指肿瘤切除后,在肝脏其他部位再次生长出新的原发性恶性肿瘤。
据统计,手术后5年内约60%的人出现再发或复发。但这并不可怕,手术后的随访制度,为患者建立系统的治疗档案,肝癌切除后,定期复查,发现癌瘤尽早手术,及时治疗,无论无瘤还是带瘤生存,仍然能够维持良好的生存质量。
三中心医院借鉴美国、欧洲肝癌联盟的成功经验,建立了周密的术后随访制度。王毅*教授指出,肝癌术后第一年是高风险期,非常关键。术后出院1个月要做B超和肿瘤标志物检测;3个月、6个月、9个月时,都要做B超、肿瘤标志物、肝功能的检测;一年时,除上述检测外,还要做1次增强CT。
肝外、肝内、中医联合
组成强大
抗肝肿瘤Team
让肝脏肿瘤抬不起头
鉴于肝癌与乙肝、丙型肝炎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对乙肝病*和丙型肝炎病*的治疗和提高免疫力治疗都非常重要。这就需要肝内科、中医科与肝外科联合施治,形成强大的抗肝癌Team。对肝癌患者进行康复指导,追查肝功能异常的原因,有针对性治疗,保护肝功能,遏制肿瘤的生成和生长。这正是三中心医院奋斗的目标。
“爱肝家园俱乐部”
让患者自己
成为保健专家
研究发现,乙型和丙型肝炎病*与肝癌发病有着密切的联系,而我国乙型病*性肝炎的发病率一直名列世界前列,丙型病*性肝炎也有着庞大的患病人群,因此,控制肝炎,成为防治肝癌的重要环节。
王毅*教授介绍,乙型和丙型肝炎病*会造成肝硬化,而在我国70%-80%的原发性肝癌都是在病*性肝炎所致的肝硬化基础上产生的。早期肝癌没有特异的临床症状,因此出现症状确认时多已是晚期。因此,肝炎、肝硬化患者如果出现肝区不适、近期明显消瘦等症状时应警惕肝癌的发生。综合上面的特点,患有或携带乙肝和丙型肝炎病*的人是肝癌的高危人群。每年至少进行1次体检,肝硬化的患者每半年要检查1次,检查项目包括CT或B超、血中肿瘤标志物。一旦出现异常,即刻就医治疗。
“爱肝家园俱乐部”即是对广大肝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传授肝病防治知识的组织,帮助患者提高对肝病以及肝癌的防治水平,达到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肝胆外科专家
王毅*教授
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享受*府特殊津贴、肝胆外科专家。现任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肝胆外科主任。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分会委员,国际肝胆病协会中国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实验学组委员,天津医学会外科分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天津外科分会青年委员。天津市131人才、天津市优秀青年科技人才。曾获“天津市卫生系统十佳医务工作者”、“天津市劳动模范”、“十五立功先进个人”等称号。
王毅*教授擅长手术治疗肝脏良恶性肿瘤、肝脏转移肿瘤、胰腺肿瘤、急性胰腺炎、胆道良恶性肿瘤、胆道先天性疾病,胆道结石病。先后成功切除巨大肝癌、中央段肝癌、累及门静脉及腔静脉的肝癌等中晚期肝癌;采用综合和序贯介入疗法取得良好效果,延长了患者生存期;对不能手术的患者采取放射介入动脉化疗栓塞联合超声引导介入治疗,其方法填补了国内空白。其中高位胆管癌切除手术居天津市领先并跻身全国领先行列;先后开展了肝癌切除术后切缘冷冻技术;通过采取限制性门-腔、脾—肾分流术,有效地预防了门脉高压术后出血问题,同时解决了术后脑症发病率高的难题,该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王毅*教授参与研究的“腹腔灌洗治疗重症胰腺炎”新技术荣获市科委科技成果二等奖。他还结合临床实践,在胰腺肿瘤治疗方面,积极开展扩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和全胰切除术,有效地延长了患者术后生存时间,使本市在肝、胆、胰疾病的治疗与国内先进水平同步发展,跻身全国先进行列。
门诊时间:周二上午
肝胆相照 勇攀高峰
——记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肝胆外科
肝胆外科是天津市医学重点学科,天津市手术治疗原发性及转移性肝癌、门静脉高压症及胆胰肿瘤的重要基地。在30年的创业历程中,肝胆外科同仁以始终不渝的创新精神和对患者的博爱情怀,对各种肝胆胰外科疾病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为捍卫患者的健康竭尽全力。
目前,在著名肝胆外科专家、中华医学会理事会理事、中华外科学会委员、天津外科学会副主任委员、天津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理事长、天津市肝病学会副主任委员、博士生导师杜智教授率领下,肝、胆、胰疾病的治疗始终保持与国内先进水平同步发展,跻身全国先进行列。
近年来,成功完成2000余例高难度手术,如肝极量切除术、中央段肝癌切除术、累及肝静脉及腔静脉的肝癌切除术、12.5千克罕见巨大肝癌切除术、16千克巨大肝血管瘤、胆管癌及胰腺癌切除术等,其中高位胆管癌的切除居天津市领先水平。杜智教授在国内外首先提出并经实验证明了存在肝癌分子切缘/边界的论点。他把国外先进的肝切除方法与中国的传统方法相结合,建立了新的肝切除方法,对中晚期肝癌及不能手术的患者综合治疗,提高了治愈率。
中华医学会天津外科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天津外科分会委员、天津中西医结合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硕士生导师王毅*教授也在杜智教授的悉心培养下,成为肝胆外科领域一名年轻的学科带头人。他对于肝癌的综合治疗方法填补了国内空白,肝癌的诊断上联合放射科和超声科行超声造影,DSA检查,对于1cm以下的小肝癌早期发现,其治疗上在肝动脉化疗栓塞的基础上发展射频治疗以及局部瘤内注射无水乙醇,粒子植入治疗局部皮下转移肿瘤,明显提高肝癌患者的生存期。在胰腺疾病的治疗方面,采用中西医综合治疗的方式挽救了无数重症胰腺炎患者的生命;对于胰腺恶性肿瘤,该科积极开展扩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和全胰切除术,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高难度手术的开展已经成为肝胆外科的一个亮点,与这个亮点相映生辉的,是对微创领域的探索——对不能手术的患者采取放射介入动脉化疗栓塞联合超声引导介入治疗,使肿瘤缩小,再行手术治疗,取得了显著疗效,其方法填补了国内空白。此外,肝癌的射频消融治疗、药物瘤内注射治疗、高强度聚焦超声等治疗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在国内最先开展了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门静脉导管药盒系统植入术,用微创的方法为门静脉治疗提供了一条途径。
肝胆外科一直十分重视临床研究和基础研究的开展,保持走在学术发展的前沿,近年来,在杜智教授的带领下,科室努力钻研业务,开拓新的治疗方法,整体业务水平达到了较高水平,其所承担的天津市科委重点攻关课题“肝癌的综合治疗”已取得阶段性成果,血液吸附治疗重症胰腺炎、生物型人工肝和非生物型人工肝支持系统等研究多次获得天津市科技进步奖。承担的人工肝研究、微囊肾上腺胰岛研究等被列为国家863攻关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重点攻关课题多项。
肝胆疾病学科经过多年的发展,不断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超越,成为本市肝胆医学的领跑者。
肝癌患者术后检查表
术后出院时间 检测项目
1个月 B超、肿瘤标志物
3个月 B超、肿瘤标志物、肝功能
6个月 B超、肿瘤标志物、肝功能
9个月 B超、肿瘤标志物、肝功能
1年 B超、肿瘤标志物、肝功能、增强CT
1年6个月 B超、肿瘤标志物、肝功能、增强CT
2年 B超、肿瘤标志物、肝功能、增强CT
2年6个月 B超、肿瘤标志物、肝功能、增强CT
3年 B超、肿瘤标志物、肝功能、增强CT
此后每年1次 B超、肿瘤标志物、肝功能、增强CT
注:如果发现肿瘤,再次手术治疗,则随访检测时间和项目从头开始计算和设定。
本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