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患儿的爸爸妈妈们从来都没想过自己的孩子会被“恶性肿瘤”这个恶魔缠上。看起来活蹦乱跳的孩子,为什么会突然得恶性实体肿瘤呢?常见问题,听医生来解答。
儿童为什么会患恶性实体肿瘤?如果第一个孩子得了恶性实体肿瘤,二胎孩子会患类似疾病吗?
儿童实体肿瘤的发生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发病机制不十分清楚。某些遗传基因异常可能使得儿童对肿瘤易感,如伴WT-1基因异常的WAGR综合征患儿有罹患肾母细胞瘤的倾向;RB基因异常与儿童视网膜母细胞瘤的发病关系密切。但是大部分儿童的常见肿瘤并未发现相关遗传基因,所以一胎患肿瘤,二胎未必再患肿瘤。如果孩子得了恶性实体肿瘤,又存在上述遗传综合征,当家庭想要再次生育时,建议做好遗传咨询,做到优生优育。
生活中,如何预防儿童恶性实体肿瘤?
肿瘤的发生发展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涉及遗传和环境因素。世界卫生组织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列出的超级致癌因素包括吸烟、某些感染因子和肥胖等。香烟中至少有60种确定或可疑的致癌物质;*曲霉*素、乙型肝炎与肝癌的发生相关;饮食结构决定了肠道菌群,而某些微生物群的物种与高肉类和高碳水化合物饮食以及低植物性食物有关,这些饮食结构与结直肠癌的风险增加有关;肥胖状态会触发细胞信号和代谢的变化,从而影响肿瘤的发生。综上所述,优生优育,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并营造健康的生活环境,有利于预防肿瘤。
如何早期发现儿童恶性实体肿瘤?
除了一眼能看到的浅表的肿块外,很多原发于胸腔、腹腔的肿瘤难以早期被发现,往往就诊时已是晚期。但即便是悄无声息发生的肿瘤,也常常是有迹可循的。比如儿童的腹部较同龄孩子明显膨隆、可触及的腹部包块、不痛不痒的皮肤结节和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等,都应该引起家长警觉。6个月的磊磊(化名),腹泻3个月,每天大便4-5次,有时甚至10余次,呈稀水样,就诊后采用了抗感染、调节胃肠菌群、止泻等多种治疗,全不奏效。最终B超发现腹腔肿瘤。顽固性腹泻在肿瘤切除后2天“戛然而止”,原来磊磊的腹泻是一种副肿瘤综合征的临床症状。还有些可能与肿瘤相关的症状,如醉酒一样的步态、不明原因的视力减退和明显的近事记忆力障碍等。
儿童恶性实体肿瘤的治疗流程是怎样的?
恶性肿瘤一旦确诊,就要开始积极检查、评估和治疗。一部分恶性肿瘤在发现后,可以一次手术完整切除,再根据全面的评估结果决定是否还需要化放疗。然而,有的病例在初诊时,由于肿瘤太大、累及范围广等原因难以完全切除;或患儿一般情况差难以耐受手术,那么就需要先进行化疗,使肿瘤体积缩小、减少肿瘤的血供或增加肿瘤边缘与重要器官的安全距离,然后再进行手术。这样的情况下,完全切除肿瘤的几率增加,术中出现其他意外情况的可能性也可以大大减少。手术后,继续化疗,有时还要加用放疗,以消灭那些小的、肉眼无法发现或是已有远处转移的肿瘤细胞,从而进一步提高患儿的治愈几率。针对部分肿瘤,尤其是某些难治复发的恶性肿瘤,医生还会用到靶向药物和免疫治疗。
为什么要进行化疗?化疗产生的副作用可怕吗?
不幸中的万幸是,相对于成人来说,儿童恶性肿瘤对化疗相对更敏感,有时候2个疗程后,肿瘤可以缩小80-90%。即使是体积较大的晚期肿瘤,也可以通过化疗将其体积缩小。目前,肿瘤治疗中经常先行新辅助化疗,也就是根治手术前的化学治疗,为外科手术完整切除肿瘤创造条件。目前,化疗、手术和放疗相结合的治疗策略,能使许多患儿的肿瘤达到治愈。不过,“是药三分*”,化疗药物也有其相应的副作用,如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脏器功能损害,骨髓抑制和脱发等,但化疗药物的副作用并没有传言的那么可怕,医生也有针对副作用的对策。而且随着化疗方案的不断优化,其副作用会被规避或进一步减轻。
家长应当提高对疾病基本知识的认识,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作息,加强体育锻炼,增加孩子对疾病的抵抗力。同时,当孩子出现了一些可疑症状,父医院检查。对于已患恶性肿瘤的患儿,家庭、学校和社会也应该给予更多的关心和照顾,也给予孩子更多与同龄孩子交流和学习的机会,鼓励孩子战胜疾病。
作者简介
蒋莎义,医学博士,医院血液肿瘤科主任医师。毕业于同济医科大学。从事儿科临床工作三十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熟练掌握儿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及各种疑难杂症的诊治。专长于治疗各类贫血、出凝血疾病和恶性血液肿瘤性疾病,如遗传性溶血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凝血因子异常性疾病、淋巴瘤、颅内肿瘤、神经母细胞瘤、肝母细胞瘤、肾恶性肿瘤等。主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多项科研课题,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
廖雪莲,年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院,获得肿瘤学硕士学位,年取得儿内科副主任医师资格证书,现为医院血液肿瘤科副主任医师,擅长儿童内科常见病诊治,主攻儿童血液肿瘤疾病,包括实体肿瘤及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等疾病的诊治、儿童营养性贫血、溶血性贫血等各类贫血、血小板减少等出凝血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承担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儿科学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带教工作并负责教学课题1项;并致力于儿童舒缓治疗;以第一作者在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
文
医院血液肿瘤科蒋莎义/主任医师廖雪莲/副主任医师
编辑
龚紫兰
审核
蒋莎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