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恶性淋巴瘤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每周好文献文献64肝脾T细胞淋巴瘤的 [复制链接]

1#

TheGeneticBasisofHepatosplenic

TCellLymphoma

CancerDiscovery

IF:20.01

背景

肝脾T细胞淋巴瘤(HSTL)是一种少见类型的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与其它PTCL亚型相比,HSTL患者多为年轻人,而且预后较差,多数患者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即死于该病。

与大多数PTCL不同,HSTL主要源于γδT细胞,免疫抑制是HSTL的一个主要危险因素,但多数患者的病因尚不清楚。HSTL最常见的遗传变异为7q等臂染色体和8号染色体三体,而其它体细胞突变和基因组变异的作用尚未见报道。

本研究拟采用68例HSTL患者的样本(包含20个配对样本)及2例HSTL细胞系,通过全外显子组测序分析HSTL的基因突变及拷贝数变异,并绘制HSTL的突变频谱,寻找HSTL新的致病突变及可能的治疗策略。

研究方法

全外显子测序样本

68例HSTL患者肿瘤FFPE组织,其中20例患者具有配对正常组织(未侵犯的骨髓组织),所有患者均有病理学的精确诊断。

2例HSTL细胞系:DERL2、DERL7。

基因功能验证模型

SETD2敲降DERL2细胞系、PIK3CD和STAT5B基因突变细胞系。

结果——患者临床表现

Fig1a.HSTL患者的总生存期曲线

47位患者有临床随访数据,中位随访时间为4.2年;

患者中位总生存期:11.9个月;

63%的患者2年内死于该疾病。

Fig1f.HSTL患者的临床变量热图

男性患者的预后更差;

80%的患者为γδTCR型,与患者预后没有关联。

结果——基因突变频谱

Figb.68例HSTL患者的基因突变热图橙色:无义突变;紫色:错义突变;绿色:移码插入缺失突变;粉色:非移码插入缺失突变;青色:同义突变。黑色圆点表示该样本该基因有多个变异。样本分为训练集(20个双样本)和验证集(48个单样本)

Figc.每个基因的突变样本数

在HSTL患者中,最常发生突变的基因为染色质修饰基因,占所有样本的62%。其中SETD2突变频率最高(25%),71%的SETD2基因突变的患者存在至少1个功能缺失突变(无义突变或移码突变);其它经常发生突变的染色质修饰基因包括INO80(21%)、TET3(15%)和SMARCA2(10%)。

信号通路基因突变次之,主要表现为错义突变,主要包括STAT5B,STAT3和PIK3CD基因突变。

结果——染色体拷贝数变异

Figd.染色体7p7q、8p8q、10p和1q的拷贝数变异图

Fige.每个样本的染色体变异数目

所有HSTL的患者中,47%的患者存在7号染色体的变异,且多数为7q等臂染色体,仅有5个患者只存在7q的扩增;

31%的患者存在8号染色体的变异,且多数同时存在7号染色体的变异;驱动基因UBR5位于该区域。

19%的患者存在10q缺失;

13%的患者存在1q扩增。

2例来源于同一HSTL肿瘤的细胞系的测序结果几乎一样,包扩STAT5B、ARID1B、SMARCA2和TP53突变,以及7q等臂染色体、8号染色体三体、10p缺失及1q扩增。

结果——与其它淋巴瘤的遗传差异

Figf.不同淋巴瘤亚型基因突变频率

蓝色:68例HSTL;深紫色:37例CTCL;洋红色:23例ALCL;粉色:25例NKTCL;红色:81例ATL;橙色:28/9例AITL;*色:22/6例PTCL;浅蓝:96例DLBCL;浅绿:59例BL;深绿:56例MCL。

SETD2、INO80、TET3及STAT5B突变几乎仅发生在HSTL中;PTCLNOS和AITL中常发生的RHOA突变在HSTL中从不发生变异;而B细胞淋巴瘤中常发生的变异的PIK3CD、UBR5及SMARCA2,确有变异检出。

结论:HSTL具有区别于其它非霍奇金淋巴瘤亚型独特的基因突变特征。

结果——SETD2基因功能验证

SETD2基因突变多发生在第3、10-12及19-21外显子区;

SETD2基因以双等位基因失活的方式频繁的发生功能缺失突变;

SETD2突变型和野生型样本中没有表达差异。

SETD2基因敲降细胞系能够显著抑制该基因的表达;

SETD2基因敲降组和对照组细胞系表达谱存在显著差异;

SETD2基因沉默影响细胞的增殖或细胞周期进程。

SETD2基因敲降细胞系的细胞数目和增殖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

结论:在HSTL患者中,SETD2为抑癌基因,该基因的功能缺失突变通过促进细胞增殖致癌。

结果——STAT5、PIK3CD基因功能验证

STAT5B和STAT3基因突变多发生在SH2区域;STAT5B基因突变通过磷酸化影响下游原癌基因的效应。

PIK3CD基因突变发生在PIK3CA同源区域,激活PI3K/AKT通路,维持细胞的存活和增殖。

细胞实验表明:STAT5B/PI3K抑制剂协同作用,能够显著抑制HSTL细胞的生存。

结论与讨论

1.文章通过对68例HSTL患者肿瘤组织及2例HSTL细胞系的全外显子组测序,首次系统的描述了HSTL的遗传变异,绘制了基因突变频谱,并暗示了新的基因突变与HSTL发病机理和治疗目标有关。

2.HSTL独特的临床表现源于独特的遗传变异:

缺少其它T细胞淋巴瘤常见的基因变异,如RHOA、CD28、CCR4;

存在独特的高频突变基因,包括SETD2、INO80和PIK3CD,而在其它T细胞淋巴瘤不常见;

存在STAT5B和STAT3突变:STAT5B突变多存在于γδPTCL,多数源于αβT细胞的其它T细胞淋巴瘤不发生STAT5B突变;STAT3突变多发生在NKTCL和DLBCL中。

3.发现HSTL新的抑癌基因SETD2,细胞系功能实验表明该基因突变会促进HSTL肿瘤细胞增值,进一步明确该基因在HSTL肿瘤发生中的确切作用以及在调节T细胞发育中的潜在作用还需要更多的深入研究。

4.细胞实验表明:STAT5/PI3K抑制剂协同作用,能够显著抑制HSTL细胞的生存。

5.HSTL中反复出现的基因突变可以作为该疾病的新的治疗靶点,为治疗HSTL提供了新的思路,如PIK3CD和STAT信号通路的激活突变。

吉因加聚焦肿瘤精准防治大需求,针对肿瘤精准用药、疗效评估、术后监测、辅助诊断、遗传风险、早期筛查等应用方向,依托高通量测序与高性能计算大平台,基于肿瘤液体活检及免疫组学两大技术主线,通过肿瘤基因大数据挖掘,提供科研合作、技术开发与产品转化、临床检测与医学健康等服务,推动基因技术服务人人,实现“基因科技,维护健康”的愿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