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诊疗康复 http://m.39.net/pf/a_5036053.html3月1日,JAMANetworkOpen刊登由中医院放射治疗科李晔雄教授担任责任作者,中医院放射治疗科刘欣、医院肿瘤科/医院淋巴瘤科吴涛教授担任共同第一作者,由中国淋巴瘤研究合作组(ChinaLymphomaCollaborativeGroup,CLCG)发起研究成果:“Risk-DependentConditionalSurvivalandFailureHazardAfterRadiotherapyforEarly-StageExtranodalNaturalKiller/T-CellLymphoma”正式在线发表。
在线发布图
中医院放射治疗科主任李晔雄教授
中医院放射治疗科刘欣
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Extranodalnasal-typenaturalkiller/T-celllymphoma,nasaltype)是WHO淋巴瘤分类中独立的亚型,欧美少见,东亚及拉美多见,I-II期患者占多数。
放疗是早期患者的根治手段,配合非蒽环类药物化疗。既往常使用累计生存率,如5年总生存、无进展生存等和不同风险模型(NPI、PINK、Nomogram)评估预后情况,但这些方法无法提供治疗后动态的预后信息,因而影响医生对患者在不同随访时间点的个体化的预后和随访密度判断。
本研究基于动态生存分析这一崭新的概念,采用条件生存率(conditionalsurvival,定义为患者已经生存了n年,在该时间点上,再继续生存m年的概率,比如患者已经生存3年,再生存5年的概率)和年风险率(annualhazardrates,定义为每年内事件发生率),来实时评估不同时间点患者生存和风险变化。
CLCG数据库纳入全国16家肿瘤中心的高质量诊治数据,经过数次更新,形成了目前国际上最大规模的NK/T细胞淋巴瘤数据库。本研究通过分析CLCG数据库中早期接受放疗的例NK/T细胞淋巴瘤患者资料,发现随着生存时间增加,患者生存概率持续升高而死亡复发风险不断降低(图1)。
图一早期NK/T细胞淋巴瘤患者放疗后条件生存和死亡、失败风险
上述结果在其他报道的数据中和美国SEER数据库中皆得到良好的外部验证(图2)。
图2早期NK/T细胞淋巴瘤患者放疗后条件生存的外验证
基于既往预后模型的进一步分析显示,不同风险组患者呈现不同的风险规律:中危和高危组患者呈“初始高风险”,第一年死亡风险分别高达21.6%和11.4%,3年后降至6%以下;而低危组患者呈“持续低风险”,死亡风险始终5%(图3)。
图3不同风险组的Kaplan-Meier生存曲线、条件生存和风险率
上述风险变化模式为NK/T细胞淋巴瘤精准随访提供了循证医学依据:对于持续低风险的患者放疗后无须高强度随访,而初始高风险患者前3年需要密集随访,3年后可降低随访强度。
依据动态风险的随访,可减少低危患者焦虑、降低检查的辐射暴露和费用,并有利于高危患者复发病灶的早诊早治。进一步分析显示,综合治疗对比单纯放疗在低、中危组患者中各时间点上的条件生存率均无显著差别;但高危组患者中放疗加新方案的综合治疗,总生存率、第1年和第2年的条件生存率显著高于放疗加旧方案和单纯放疗(图4)。
图4各风险组中不同治疗模式的Kaplan-Meier生存曲线和条件生存
研究的意义
01
揭示了早期NKTCL预后的动态变化规律
本研究首次引入时间依赖的动态生存概念,基于高质量的大样本病例资料进行分析,显示治疗后患者生存时间越长,其继续生存的概率就越大。高危组和中危组患者放疗后的死亡和失败多发生于初始3年,3年后死亡及失败风险降至低危组水平。因此,我们重新定义高危组和中危组为“初始高风险组”,低危组为“持续低风险组”。
02
提高进一步个体化治疗证据
本研究显示,非蒽环类新化疗方案加入放疗可能使高危组患者生存获益。该结果强化了放疗为根治手段基础上,需要依据风险分层进行个体化治疗的证据。初始高危患者应考虑接受更强的全身治疗,而持续低危组单纯放疗即可取得满意的疗效。
03
制定精准随访方案
对于持续低风险患者可以降低随访强度,初始高风险患者存活3年以后可降低随访强度,从而为早期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精准随访提供依据。
综上,本研究更好地阐释了早期NK/T细胞淋巴瘤放疗后的复发风险变化,动态预测预后,优化了基于风险分层的治疗和随访方案,有助于未来前瞻性研究设计。
关于CLCG
中国淋巴瘤合作组(CLCG)已联合国内20医院,医院、医院、医院等,自年以来,已相继在Leukemia、Blood、JAMAOncol、RadiotherOncol、CancerMed、BloodAdv杂志发表6篇重要的研究论文,单篇SCI影响因子最高达到20.87。CLCG研究组欢迎所有有志于淋巴瘤研究的专家加入,共同为中国淋巴瘤研究做出贡献
关于CLCG
中国淋巴瘤合作组(CLCG)已联合国内20医院,医院、医院、医院等,自年以来,已相继在Leukemia、Blood、JAMAOncol、RadiotherOncol、CancerMed、BloodAdv杂志发表6篇重要的研究论文,单篇SCI影响因子最高达到20.87。CLCG研究组欢迎所有有志于淋巴瘤研究的专家加入,共同为中国淋巴瘤研究做出贡献!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