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在涎腺的肿瘤:
涎腺的正常组织学:
Warthin瘤1例:涎腺腺淋巴瘤,又称Warthin瘤、淋巴乳头状囊腺瘤,淋巴囊腺瘤。常由囊性的腺样/乳头状腺样结构及淋巴样间质构成的有包膜的良性肿瘤。主要发生在腮腺和腮腺淋巴结,多数累及腮腺下极,10%发生在深叶,罕见其它涎腺。是第二位常见的涎腺肿瘤,主要见于中老年,40岁以前少见;临床表现为无痛性肿块,平均2~4cm,约20%病例为多中心的心,可为双侧发病。大体为界限清楚的圆型或卵圆形肿块,切面灰白灰褐色,呈囊性分叶状,内含透明黏液样、乳白色或褐色液体。镜下肿瘤组织由呈囊性的腺样结构构成,可有乳头状结构突入,乳头有伴淋巴样间质的纤维血管轴心。囊腔及乳头表面衬覆特征性双层上皮,内层为高柱状胞浆嗜酸细胞,有单个、大小一致的栅栏样排列的细胞核,位于近腔面,细胞表面常有顶浆分泌泡,偶见纤毛;深部为一层较小的扁平或立方的基底样细胞,胞质嗜酸性,不丰富。无明显的细胞非典型性或核分裂。偶尔可见小的鳞状细胞灶、杯状细胞和皮脂细胞。囊性腔隙含有嗜酸性分泌物,偶有晶体形成和相似于corporaamylacea的板层小体。间质不同程度的反应性淋巴样组织构成,常可见生发中心。也可见增加的肥大细胞和浆细胞。免疫组化:上皮细胞表达CK7、CK8、CK18、CK19。淋巴组织的免疫表型与正常淋巴结相似。
\END\
iHeartPatholgy
Pathologymadeeas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