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恶性淋巴瘤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涎腺良性淋巴上皮病 [复制链接]

1#

良性淋巴上皮病(BLL)又称mikulicz病,为泪腺与涎腺组织内淋巴细胞弥漫性浸润,同时有泪腺导管肌上皮增生,病变组织为淋巴和上皮细胞来源的一种良性病变。如病变只累及泪腺与涎腺,则称Mikulicz病;如病变又同时累及全身出现网状细胞增多症、肉样瘤病、白血病、恶性淋巴瘤等病变时则称Mikulicz综合征。其病程长,易复发。炎症不累及副泪腺,所以眼部不干燥,也不伴有全身病变。

病因

原因不明。本病病因有待进一步研究,属于一种特发性炎症,可能是局限在泪腺、涎腺的自身免疫性病变,是一种与自身免疫相关的特发性炎症。具体发病机制不清。

临床表现

良性淋巴上皮病变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双侧多见。病史为逐渐发生的泪腺肿大,无痛,上睑皮肤肿胀,眼球外上方可扪及肿块,眼球突出。中年女性泪腺肿大,同时有口干与双侧涎腺肿大时要考虑泪腺良性淋巴上皮病变。泪腺逐渐肿大,软而有弹性、无压痛,上睑皮肤肿胀,以外侧明显,不伴有眼部红痛。泪腺肿大可致患侧眼球突出并向鼻下方移位,患眼外上转受限。部分患者可因泪腺肿物压迫眼球致屈光改变而视力下降。一般副泪腺未受累,患者可无干眼、眼痛、异物感等不适症状。由于双侧涎腺同时受累,患者可同时有双侧涎腺肿大,伴有口干、咽喉干燥不适等症状。

诊断

单侧泪腺肿大,伴双侧涎腺肿大,而无眼部干燥和全身其他病变,要怀疑良性淋巴上皮病的可能,必要时可取活检,见泪腺中有淋巴细胞浸润,也见肌上皮岛形成,就可以确诊为此病,CT扫描可见眼眶颞上方软组织肿块,密度均匀,边界清楚,眶骨质无破坏。

鉴别诊断

1.炎性假瘤

炎性假瘤引起泪腺肿大,但涎腺不肿大。炎性假瘤组织病理检查中无肌上皮岛,以多种炎性细胞浸润和纤维组织增生为其特点。这些病理改变与良性淋巴上皮病不同。淋巴瘤也可以使泪腺肿大,但肿瘤不只局限在包膜内生长,肿瘤可侵犯眶内脂肪,瘤组织内有大量淋巴细胞,但无肌上皮岛。

2.Castleman病

Castleman病可引起泪腺无痛性肿大,涎腺肿大,肝脾肿大。其病理特点为淋巴细胞浸润,淋巴滤泡形成,在生发中心内可能有透明血管,但无肌上皮岛。

并发症

泪腺肿大导致的眼球位置以运动状态的异常,如眼球突出、眼球某些方向的运动异常。

治疗

良性淋巴上皮病变是一种特发性炎症,与自身免疫有关,所以应使用皮质激素类药物治疗。病变内主要为淋巴细胞浸润,可局部放射治疗。肿块较为局限也可考虑手术摘除。

福泉君

学习是一种态度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