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恶性淋巴瘤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吃东西的愉悦感从哪来大脑给人的两次ld [复制链接]

1#
Cell子刊:吃东西后,大脑会给人两次奖励

CellMetabolism[IF:20.]

①通过结合fMRI和一种新型[11C]雷氯必利PET方法,评估人体在摄入可口食物后的系统水平激活和多巴胺释放应答;②在摄入食物后,可检测到在大脑的不同区域出现即刻和延迟的多巴胺释放,两种应答招募了不同的神经回路:专门的整合通路和更高的认知中心;③大脑中需求相关区域的多巴胺释放反映了主观食欲;④需求相关区域的即时多巴胺释放与背侧纹状体中多巴胺的延迟(消化后)释放呈负相关,前者可能对后者有抑制作用。

FoodIntakeRecruitsOrosensoryandPost-ingestiveDopaminergicCircuitstoAffectEatingDesireinHumans-12-27,doi:10./j.cmet..12.

CellMetabolism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通过结合fMRI和PET手段,检测了在摄食后人大脑中不同区域的多巴胺释放情况,以及涉及到的神经回路,发现大脑会在摄食后释放两次多巴胺:一次是食物入嘴时,体现了对食物的渴望,第二次则是在食物消化时,可能与食物带来的饱足感有关。有意思的是,第一次多巴胺释放似乎对第二次的奖励信号有抑制作用,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人们面对好吃的食物时容易管不住嘴,哪怕吃饱了也仍然想吃。(

沈志勋)

Nature子刊:溃疡性结肠炎的基因表达特征

NatureCommunications[IF:12.]

①分析名溃疡性结肠炎(UC)患儿治疗前的直肠基因表达和粪便菌群,并在名UC成人和儿童患者的队列中验证了主要发现;②在活动性UC中,线粒体基因和功能受到显著抑制,腺瘤/腺癌和先天免疫基因的富集与疾病程度加剧相关;③鉴定出与皮质激素治疗应答相关的基因特征,可改进对治疗应答的预测模型,这些基因与抗TNFα和抗αβ整合素治疗应答相关基因显著重叠;④疾病严重程度和治疗反应相关的基因特征,与涉及粘膜稳态的菌群变化相关。

Ulcerativecolitismucosaltranscriptomesrevealmitochondriopathyandpersonalizedmechanismsunderlyingdiseaseseverityandtreatmentresponse01-03,doi:10./s---3

驱动溃疡性结肠炎的分子机制并不清楚,NatureCommunications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分析了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的直肠基因表达和通路,及其与疾病程度、肠道菌群、对治疗的应答间的关联。(

mildbreeze)

克罗恩病患儿的回肠基因表达和菌群特征

MucosalImmunology[IF:7.36]

①选取例未治疗的克罗恩病(CD)患儿和健康儿童,分析回肠基因表达和菌群组成;②与幼龄患儿(10岁)相比,大龄患儿(10-16岁)回肠中,GM-CSF和Th1相关的IFNγ等炎症相关免疫基因的表达较高,而潘氏细胞α-防御素的表达较低;③CD相关的回肠菌群失调在幼龄患儿中就已出现,特征是肠杆菌科增加、毛螺菌科和瘤胃球菌科减少,随诊断年龄增长没有发生系统性改变;④毛螺菌科与IFNγ负相关,拟杆菌属与α-防御素正相关。

Age-of-diagnosisdependentilealimmuneintensificationandreducedalpha-defensininolderversusyoungerpediatricCrohnDiseasepatientsdespitealreadyestablisheddysbiosis-12-12,doi:10./s---4

MucosalImmunology发表的一项研究分析了克罗恩病患儿的回肠基因表达特征和菌群组成,以及二者间的关联,发现回肠基因表达情况因诊断年龄而异:与幼龄患儿相比,大龄患儿中的炎症相关基因表达升高,而潘氏细胞α-防御素的表达降低。此外,患儿存在回肠菌群失调,且其特征不随诊断年龄发生明显改变,但特定细菌类群与特定回肠基因表达水平存在相关性。(

mildbreeze)

JAMA子刊:可考虑用益生菌改善儿童复发性腹痛

JAMAPediatrics[IF:10.]

①纳入19项随机临床试验,涉及益生菌、膳食纤维和限制饮食干预,分析其对儿童复发性腹痛(RAP)的改善效果;②益生菌干预试验中,7项研究显示干预后0-3月,干预组儿童腹痛显著改善、疼痛频率和程度明显减低(证据质量低),2项研究显示3-6月后,患儿的疼痛得到改善;③纤维干预0-3个月后患儿腹痛没有显著改善(2项试验,证据质量低);④可考虑将益生菌纳入对RAP的临床管理中。

ProbioticsforChildrenWithRecurrentAbdominalPain-12-28,doi:10./jamapediatrics..

儿童复发性腹痛(RAP)是常见的功能性胃肠道疾病,目前病因不明;JAMAPediatrics发表的临床证据概要,对益生菌等饮食干预用于RAP的效果进行综合评估,表明益生菌干预可改善患儿腹痛,但证据质量不高。未来应研究干预的长期效果、最佳菌株和剂量,以及干预的个体差异,并开展高质量临床试进行验进一步验证。推荐临床医生参考。(

mildbreeze)

特定有益菌的胞外多糖在肠道环境中的作用(综述)

FrontiersinMicrobiology[IF:4.]

①由双歧杆菌和乳酸菌产生的细菌胞外多糖(EPS)可主要分为同多糖HoPS和杂多糖HePS;②EPS具有免疫调节作用,肠上皮细胞的碳水化合物识别受体可能参与与EPS的互作和免疫应答的调节;③EPS能够作为保护层,维持产EPS的菌株在肠胃中的生存能力,但EPS的存在可能会降低其对肠道细胞的粘附性;④HoPS和HePS能够作为碳源,被肠道微生物利用,在饥饿条件下帮助维持稳定的菌群平衡;⑤产EPS的菌株可以拮抗致病菌,减少其在肠道表皮的粘附。

InteractionsofSurfaceExopolysaccharidesFromBifidobacteriumandLactobacillusWithintheIntestinalEnvironment.-10-11,doi:10./fmicb..

胞外多糖(EPS)是存在于大多数细菌表面的碳水化合物聚合物,可充当细菌的保护层,同时与周围环境发生互作。这篇来自FrontiersinMicrobiology的综述,重点介绍了双歧杆菌和乳酸菌EPS的相关研究进展。(

mildbreeze)

坚持地中海饮食或降低淋巴瘤风险

InternationalJournalofCancer[IF:7.36]

①纳入-年间共名欧洲受试者的数据,分析地中海饮食与淋巴瘤风险的关联;②平均随访13.9年,共有例淋巴瘤患者(例霍奇金淋巴瘤、例非霍奇金淋巴瘤、例淋巴瘤非特指型);③适应地中海饮食分数(arMED)每上升一个单位,与淋巴瘤风险降低2%相关,arMED与淋巴瘤风险呈负相关,但相关性并不显著;④分析不同的淋巴瘤亚型,arMED与淋巴瘤风险的关联仍不显著。

AdherencetotheMediterraneandietandlymphomariskintheEuropeanProspectiveInvestigationintoCancerandNutrition-12-26,doi:10./ijc.

InternationalJournalofCancer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在近50万名欧洲受试者中,分析了地中海饮食与淋巴瘤风险之间的关联,发现坚持地中海饮食与较低的淋巴瘤风险相关,但相关性并不显著。(

沈志勋)

多吃鸡蛋或可降低2型糖尿病风险

MolecularNutritionandFoodResearch[IF:5.]

①平均19.3年的随访期内,位受试者按照鸡蛋摄入量高(1个鸡蛋/天)或低(2个鸡蛋/周)、2型糖尿病(T2D)获病情况分为4个组;②鸡蛋的摄入与血液中吲哚乳酸、卵磷脂等正相关,与长链酰基肉碱等负相关;③较高的基线酪氨酸水平以及一种未知己糖化合物,与T2D风险增加相关;④T2D风险物质(鸟苷、肌酐等),与高蛋摄入人群中富集的溶血卵磷脂16:0和21:2等代谢物负相关,而与低蛋摄入人群中富集的溶血磷脂酰乙醇胺、单甘油酯16:1等正相关。

MetabolicProfilingofHighEggConsumptionandtheAssociatedLowerRiskofType2DiabetesinMiddle-AgedFinnishMen-12-12,doi:10./mnfr.05

在之前的芬兰人群研究中发现鸡蛋摄入量增加与2型糖尿病风险降低有关。本研究通过长期跟踪检验芬兰中年男性人群的血液代谢物成分,发现一系列与鸡蛋摄取量有关的的2型糖尿病风险相关代谢物,为解释鸡蛋摄入量降低2型糖尿病患病风险的机制提供了重要数据。(

小肠君)

污水处理厂或为细菌耐药性防控重点

ISMEJournal[IF:9.52]

①受检测的12座瑞士污水处理厂中,持留型抗菌素耐受基因的种类相似,耐受基因及可移动基因在二级入水口处的丰度以及表达量较高;②在不同处理环节,耐受基因的丰富度以及多样性差别显著,其丰度与菌群结构及生物质浓度相关;③未发现影响显著的抗菌物质,但是污水中亚抑菌浓度的大环内酯与大环内酯、万古霉素基因的丰度相关;④相当数量的耐受基因临近可移动基因,可能发生过大规模的基因横向转移,而且基因转移过程涉及人类致病菌。

Wastewatertreatmentplantresistomesareshapedbybacterial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