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瘤是一种起源于淋巴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也是近年来高发的恶性肿瘤之一。根据淋巴瘤的病理类型,大致可以将其分为霍奇金淋巴瘤(HL)和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两大类。
霍奇金淋巴瘤约占淋巴瘤的8.54%,预后好,治愈率较高;非霍奇金淋巴瘤约占淋巴瘤的90%左右,其中占比最多的是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虽然淋巴瘤的临床表现十分多样,但是大部分的淋巴瘤类型都有望得到治愈和实现长期生存。
为纪念世界淋巴瘤日,第二届“因美而生”世界淋巴瘤日公众宣教活动在上海世博会博物馆隆重举行。年9月14日下午,医世象有幸对医院肿瘤科主任张明智教医院淋巴肿瘤内科副教授应志涛教授进行了采访。
淋巴瘤的早期症状是怎么样的?什医院,需要做哪些检查?
张明智教授
医院肿瘤科主任
淋巴瘤的起病非常隐匿,早期不一定会有特别的症状。对于体表的肿瘤,常常有患者能够在颈部、腋下或者是腹股沟摸到这些肿块。这些肿块不同于炎症,并不会疼。因此,出现体表无痛性的肿块应引起高度重视,医院的淋巴瘤科或者血液科进行诊断。
对于发生在内脏,如胸腔或者腹腔的肿瘤,虽然既看不见也摸不到,但是患者可能会出现气短、头面部的肿大或者是腹痛。因此,当出现这些不适的时候,医院接受胸部CT或者是腹部B超的检查。还有一些淋巴瘤容易发生在肠道,有时候会引起黑便或者胃部不适,此时接受胃镜或者肠镜检查十分必要。此外,胃粘膜相关淋巴瘤和幽门螺杆菌的感染也有明显联系。因此对于严重的幽门螺杆菌感染要及时处理,不然可能会引起胃部的淋巴瘤。
其实,临床上淋巴瘤的表现介于实体肿瘤与血液肿瘤之间。不过,实体肿瘤对化疗不太敏感,而淋巴瘤却比较敏感。实体肿瘤的早期完全是靠手术切除,但是淋巴瘤早期一般不用手术,并且即使到了晚期仍有希望治愈。
相关数据显示,淋巴瘤误诊率较高,异地就诊的情况也较明显,主要是在几个大的城市才能确诊,这主要是哪些因素造成的?
张明智教授
医院肿瘤科主任
需要强调的是,淋巴瘤本身其实不是一个病,它是一组疾病,目前已经有80多个亚型。每个亚型都是个独立的疾病,有自己的临床表现。与肺癌、胃癌等其它类型的癌症相比,淋巴瘤的诊断本身就非常困难,因此容易造成一定的误诊。
此外,当地的技术条件、医师对这个疾病的认识,以及医务人员的水平,都是导致这个疾病是否误诊的重要因素。淋巴瘤的诊断有时需要做完整的切除活检,或者肿块的切取,医院的医生对此认识并不足够。从病理角度而言,淋巴瘤和其他疾病有很多类似重叠的地方,常规的形态学诊断,甚至是免疫组化检查已经远远不够。目前需要的是更加明确患者的分子分型,医院根本就没有条件做进一步的检查。
目前,利妥昔单抗已经成为淋巴瘤治疗中的基石药物。如何看待利妥昔单抗未来在淋巴瘤治疗领域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张明智教授
医院肿瘤科主任
分子靶向药利妥昔单抗在临床应用已经超过20年,得到了临床的充分验证,是一个治疗淋巴瘤极为有效的免疫靶向药物,单用就可以有30%左右的有效率。而与CHOP方案联用时,它能够在CHOP方案的基础上,再提高20%-30%的有效率。
对B细胞惰性淋巴瘤来说,目前的趋势之一是在治疗过程中多使用像美罗华这样的免疫靶向治疗药物或者是其他的分子靶向药物,尽量减少化疗。
应志涛教授
医院淋巴肿瘤内科副教授
利妥昔单抗联合二线的化疗方案,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和免疫治疗,在R-CHOP方案的基础上联用新的小分子靶向药物,如免疫调节剂来那度胺、Btk抑制剂、BCL-2抑制剂等有望让部分复发难治的患者获益,相关研究也正在进行中。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是成人淋巴瘤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请您谈一下它的标准治疗方案及最新进展?
应志涛教授
医院淋巴肿瘤内科副教授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是成年人发生率最高的淋巴瘤亚型。目前,国内外权威临床指南一致推荐的针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标准治疗方案为R-CHOP方案,也就是利妥昔单抗(Rituximab)联合CHOP化疗进行治疗。
目前,从形态学和IHC到分子和基因水平的检测,新的技术手段不断演进,淋巴瘤分型不断细化,为个体化的精准治疗提供了可能。对于侵袭性淋巴瘤的患者而言,接受标准疗法以及良好疾病管理后其中甚至有60%-70%可以实现治愈。而对于惰性的淋巴瘤,我们依然按照标准的方案去治疗,但是治疗的目的是为患者带来深度缓解,尽量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尽管标准治疗为患者带来显著获益,但是部分患者会在治疗后出现突发进展。目前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治疗新药不断涌现,我们也正在积极开展相关临床试验,希望在靶向治疗联合化疗的基础上,联合其他的多种治疗手段,来提高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治愈率。
推荐阅读:治愈率高达70%!多位临床医生:淋巴瘤并不可怕,规范化治疗是关键!——本期完——我们(医世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