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CO淋巴瘤诊疗指南发布会于5月23日以网络直播形式在线上召开,会议由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马*教授、医院*教授和上海交通大医院沈志祥教授共同担任大会主席。
回顾中国的淋巴瘤诊治指南,自年起至今已经更新了十几版,此次发布的版CSCO淋巴瘤诊治指南在版的基础上,新增了淋巴瘤病理学诊断、18F-FDGPET-CT在淋巴瘤中的应用、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淋巴瘤中的应用和淋巴瘤临床试验,基于不同类型的淋巴瘤,此次指南做了如下更新:
总则霍奇金淋巴瘤
讲者:刘卫平教授《总则》更新要点:删除“二、病理”和“三、放疗”及相关内容:病理部分单独成章,放疗内容分入各个章节进行阐述。增加流行病学的内容:概述我国淋巴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治疗”部分:阐述了惰性淋巴瘤和侵袭性淋巴瘤的治疗目标。霍奇金淋巴瘤更新要点:在复发/难治霍奇金淋巴瘤的治疗中,Ⅱ级专家推荐中增加了替雷利珠单抗、卡瑞利珠单抗、赛帕利单抗;Ⅲ级专家推荐中加入了卡瑞利珠单抗+地西他滨。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伯基特淋巴瘤
讲者:邢晓静教授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更新要点:在治疗前评估的实验室检查方面,Ⅰ级专家推荐中将艾滋病*更新为人类免疫缺陷病*。在病理学的基因诊断方面,“双打击”或三打击“淋巴瘤更换为高级别B细胞淋巴瘤伴MYC、BCL2和或BCL6重排,同时注释中新增WHO分类中被单独列为“高级别B细胞淋巴瘤伴MYC、BCL2和/或BCL6重排”;利用PCR技术检测IGH重排由Ⅰ级专家推荐改为Ⅱ级专家推荐。在初治年轻患者的治疗方面,对于中高危和高危患者,Ⅰ级专家推荐首选进入临床试验,在指南注释中也加以说明。在初治老年患者的治疗方面,指南注释新增了“对于70岁以上或一般状态差的老年患者,可考虑R-GemOx等方案;60-80岁患者可采用来那度胺维持”。在复发/难治患者的治疗方面,对于初次复发/进展符合移植的患者,增加了临床试验的Ⅱ级专家推荐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Ⅲ级专家推荐。对于初次复发/进展不符合移植的患者增加了临床试验的Ⅰ级专家推荐。≥2次复发/进展的患者,无论是符合移植还是不符合移植条件的患者,均新增了临床试验的Ⅰ级专家推荐。伯基特淋巴瘤更新要点:治疗前评估方面,新增了伯基特淋巴瘤(BL)的注释,即BL属于高代谢淋巴瘤,PET-CT在疾病诊断分期和疗效评价方面有可能具有优势,但目前尚无高级别循证医学证据,故本指南在BL中将PET-CT作为Ⅱ级专家能荐。
外周T细胞淋巴瘤NK/T细胞淋巴瘤
讲者:李志铭教授
外周T细胞淋巴瘤更新要点:在治疗前评估方面,新增了心脏超声检查(如果化疗方案包括蒽环类药物)和育龄期妇女行妊娠检测。在病理诊断基因检测方面,新增EBER-ISH的Ⅰ级专家推荐。对于初治PTCL的治疗方面,DA-EPOCH提升为2A类证据;在除外ALK阳性ALCL中,将ASCT巩固作为Ⅰ级专家推荐。对于复发难治PTCL患者的治疗,将临床试验作为Ⅰ级专家推荐,姑息治疗和最佳支持治疗提升为2A类证据。NK/T细胞淋巴瘤更新要点:在治疗前评估常规检查中,将间接鼻咽镜和/或后喉镜作为Ⅱ级专家推荐。新增了风险分层,包括NRI、早期调整NRI、PINK和PINK-E。在难治复发NKTCL治疗策略中,将化疗后局部进展(难治)或复发的患者推荐以放疗为主的综合挽救治疗作为Ⅰ级专家推荐。将帕博利珠单抗提升至Ⅱ级专家推荐,并作为2A类证据;将信迪利单抗纳入Ⅱ级专家推荐,作为2A类证据;将西达本胺纳入Ⅲ级专家推荐,作为2B类证据。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滤泡性淋巴瘤
讲者:张薇教授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更新要点:在流式检测方面,将CD提升至Ⅰ级专家推荐。在初治患者的治疗方面,对于有治疗指征的无del17(p)/p53基因突变的(不含<65岁且无严重伴随疾病),将泽布替尼纳入Ⅱ级专家推荐,并作为2B类证据;将venetoclax+obinutuzumab纳入Ⅲ级专家推荐,并作为2A类证据。对于有del17(p)/p53基因突变的,将泽布替尼和venetoclax+obinutuzumab纳入Ⅱ级专家推荐。在复发难治患者的治疗方面,对于含氟拉达滨方案诱导持续缓解<3年的,将泽布替尼纳入Ⅱ级专家推荐,将venetoclax+obinutuzumab纳入Ⅲ级专家推荐。滤泡性淋巴瘤更新要点:在FL1~3级一线治疗原则方面,将利妥昔单抗或obinutuzumab±化疗+ISRT作为Ⅲ级专家推荐而不是Ⅱ级推荐,作为2B类证据。在FL1~3级一线免疫化疗方案方面,将苯达莫司汀+利妥昔单抗提升至Ⅰ级专家推荐。将CHOP+obinutuzumab以及CVP+obinutuzumab纳入Ⅱ级专家推荐,并作为2A类证据。在复发难治患者的治疗方面,二线治疗中将临床试验提升至Ⅰ级专家推荐;将CHOP+obinutuzumab、CVP+obinutuzumab、苯达莫司汀+obinutuzumab以及来那度胺+obinutuzumab纳入Ⅱ级专家推荐,并作为2A类证据。
边缘带B细胞淋巴瘤套细胞淋巴瘤
讲者:周辉教授
边缘带B细胞淋巴瘤更新要点:在病理诊断方面,将CD79a和BCL6纳入Ⅰ级专家推荐;将克隆性IG基因重排纳入Ⅱ级专家推荐。在治疗方面,对于Ⅲ~Ⅳ期的患者,将利妥昔单抗+来那度胺纳入Ⅰ级专家推荐,并作为2A类证据;将利妥昔单抗+化疗→利妥昔单抗维持纳入Ⅱ级专家推荐,作为2A类证据;将利妥昔单抗+氟达拉滨改为Ⅱ级专家推荐;将利妥昔单抗纳入Ⅲ级专家推荐,作为3类证据。套细胞淋巴瘤更新要点:在复发难治MCL的挽救治疗方面,将泽布替尼(2A类证据)和临床试验纳入Ⅰ级专家推荐。
审稿专家
马*教授
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所长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监事会监事长
亚洲临床肿瘤学会副主任委员
CSCO抗白血病联盟主席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前任副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分会副会长
中国医师协会肿瘤分会副会长
CSCO抗淋巴瘤联盟前任主席
血液前沿
HEMATOLOGYFRONTIER
专注血液领域
宣传与继续教育平台
Htolog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