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恶性淋巴瘤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从垂死挣扎到起死回生,Genma [复制链接]

1#

注: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意见和建议,以官方/公司公告为准;本文仅作医疗健康相关药物介绍,非治疗方案推荐(若涉及),不代表平台立场。任何文章转载需得到授权。

在世纪之交的年,丹麦生物技术公司Genmab在哥本哈根和法兰克福首次公开募股,筹得资金15.6亿丹麦克朗(约合2.26亿美元),创下当时欧洲生物技术公司的IPO融资记录。年,Genmab登陆纳斯达克,筹得资金5.06亿美元,荣获LifeStars欧洲年度IPO,是当时少有的已实现盈利的biotech公司。

不过在这两次IPO之间,Genmab却经历了从“垂死挣扎”到“起死回生”般的动荡。

这家专注于开发创新和差异化抗体疗法的公司从年2月开始正式运营,丹麦投资公司BankInvest为其提供了种子资金。最初Genmab是美国生物技术公司Medarex在欧洲的衍生公司。Medarex是最早开发“O药”(Opdivo;nivolumab)和“Y药”(Yervoy;ipilimumab)的抗体药物鼻祖,在年被BMS以24亿美元收购(其中包括3亿美元的债务)。

与Medarex类似,Genmab也着眼于治疗用抗体的开发。年,Medarex和Genmab重新建立了药物开发合作伙伴关系,将Medarex的制造能力与Genmab的临床开发专业知识相结合。后来Genmab在生物技术领域迅速崛起,吸引了许多投资者,尤其是风险投资公司。当时Genmab的CEO是LisaDrakeman博士,同时她也是Medarex公司的副总裁以及Medarex当时的CEODonaldDrakeman的妻子。年,Genmab以2.4亿美元收购了PDLBioPharma位于明尼苏达州的2.2万升的抗体制造工厂。然而公司却在那时遇到了严重的财务问题,又恰逢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关键合作伙伴葛兰素史克(GSK)决定退出肿瘤领域,直接影响了其与Genmab合作开发的肿瘤项目Ofatumumab(即Arzerra)。

于是在年底,Genmab启动重组计划,决定出售刚从PDL购得的制造设施,并计划裁员约名。但由于全球金融危机,公司难以寻到买家,直到年2月才以万美元将该设施出售给百特(Baxter)。到年6月,Genmab的股价已在3年内跌去了80%以上,前CEOLisaDrakeman博士宣布离任,公司的联合创始人兼CSOJanVandeWinkel博士被任命为新CEO。

JanVandeWinkel博士

VandeWinkel在成为CEO的第一天便与GSK取得联系,并坦言,如果双方不重新进行合作谈判,Genmab将被迫关停。随后双方重新讨论了合作条款,Genmab立即从GSK获得了1.35亿美元的付款,解决了燃眉之急,而Genmab也做出了让步,放弃了一些自免适应症的权利和里程碑付款,并将特许权使用费从20%降低到10%。

从年开始,VandeWinkel就预见到公司需要重新“聚焦”,专注于真正擅长的事情,让公司在某种程度上独立于股市,而不是在金融危机来袭时将过多的项目推进临床。于是在他成为CEO之后便优先保护了那些尚处于研究或临床前阶段的项目,并坚称绝不会放弃公司的创新核心(即抗体生物学和抗体创新方面的专业知识)。而且在收购工厂上吸取惨痛教训之后,VandeWinkel表示将永远不再购买制造设施,而是完全采用外包的模式来满足制造和临床试验需求。

除此之外,VandeWinkel还将Genmab的研发实验室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以体现公司对研发工作的一种“微妙的认可”:最初Genmab的研发地点是荷兰乌得勒支科技园的一栋九层建筑,但已在年被新建的研发大楼所取代。这座新大楼使公司的研发工作不再局限于地下室,大量开放、透明的空间也拉近了VandeWinkel与其他员工的距离。大楼的科学咖啡馆吸引了外部科研人员,并提供了与Genmab的科学家进行交流的机会和场所。据说公司甚至还有意图使该建筑成为吸引顶尖研究人员的名片。

除此之外,Genmab还制定了新的愿景:到年,公司希望其产品能够改变癌症治疗现状,并拥有惊艳的抗体药物管线。目前,其产品线中已有多款具有重磅炸弹潜力的药物,包括CD38抗体Darzalex、IGF-1R抗体Tepezza。

创新技术平台合作伙伴

Genmab拥有4个抗体研发技术平台,也是公司的创新核心:

DuoBody平台用于发现和开发治疗用双特异性抗体,为多种双靶向应用提供了灵活的解决方案。该平台基于人体免疫系统中IgG4抗体Fab臂交换的独特机制,Genmab对该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最终开发了可以稳定产生双特异性IgG1抗体的平台技术;

HexaBody平台通过抗体在细胞表面靶向结合后,诱导抗体六聚体的形成以提高潜在效力。该技术通过改造抗体的Fc结构域,增强抗体间Fc-Fc相互作用,刺激抗体六聚体的形成,从而增强免疫效应功能,包括补体介导的杀伤作用;

DuoHexaBody平台将DuoBody平台的双特异性靶向能力与HexaBody平台的六聚化增强能力相结合,用于构建具有六聚体增强能力的双特异性抗体;

HexElect平台是Genmab的新型专有技术,该技术结合了两种HexaBody分子,从而选择性地靶向同时表达两种特定靶点的细胞。该技术能以最大限度提高潜在效力,同时最大限度地降低潜在毒性,以开发更有效和更安全的抗体产品,显著提高治疗指数。

使用这些技术创建的抗体产品可用于多种疾病领域,包括癌症和自身免疫疾病、中枢神经系统和传染病。这些平台在建立Genmab的产品线、加强合作伙伴关系和创造收入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除此之外,该公司还获得授权使用一些外部的技术来生成各种高质量、功能性抗体库,如Medarex的UltiMab转基因小鼠技术、LigandPharmaceuticals的OmniAb转基因小鼠和大鼠平台,以及Seagen公司的抗体偶联药物(ADC)技术。

Genmab的抗体开发能力吸引了众多合作伙伴,为新的疾病治疗靶点共同开发抗体产品。主要合作伙伴包括强生/杨森制药、BioNTech、ADCTherapeutics、Seagen、灵北制药、CureVac等,合作模式也较为多元化。

专有合作开发产品线

Genmab将其产品线分为两类:

1、公司拥有至少50%权益的专有产品(GenmabProprietaryProducts);

2、利用了Genmab技术和创新引擎,由合作伙伴主导开发和商业化的合作产品(PartneredProducts)。

截至年5月,其产品线中有5款已获批/上市,包含1款专有产品以及4款合作产品,治疗领域涉及癌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同时还有20多款处于临床开发阶段的创新产品。

专有产品:

Tivdak(tisotumabvedotin-tftv)是公司目前唯一一款已获批的专有产品,由Genmab与Seagen共同开发并商业化。年9月,该产品获美国FDA加速批准(相关阅读:Seagen/Genmab联合开发,FICADC获批治疗宫颈癌)用于治疗在化疗期间或化疗后疾病进展的复发或转移性宫颈癌患者。Tivdak(tisotumabvedotin-tftv)是全球首款获批治疗宫颈癌的ADC药物,也是一款靶向组织因子(TF)的first-in-classADC药物,结合了Genmab的组织因子(TF)靶向单抗tisotumab以及Seagen的ADC技术。

根据合作协议,Genmab将在美国与Seagen共同推广Tivdak,并将负责日本市场;Seagen正在领导Tivdak在美国的商业运营,并将负责欧洲和中国市场。在这四个市场,双方将按照50:50的比例进行成本和利润分配。在其他市场,由Seagen负责Tivdak的商业化工作,而Genmab将根据净销售额的百分之十几到二十几获得特许权使用费。

Genmab针对Tivdak的目标是使其成为宫颈癌二线及以上治疗的明确选择;除此之外,双方还在探索Tivdak用于早期宫颈癌和其他实体瘤的潜力。

年6月,Genmab与艾伯维宣布达成总额近40亿美元的双特异性抗体开发合作(相关阅读:AbbVie和Genmab达成近40亿美元双特异性抗体开发合作)。此次合作中进展最快的项目是Epcoritamab(DuoBody-CD3xCD20),该产品是一款在研的皮下注射双特异性抗体,利用DuoBody技术平台构建,靶向CD3和CD20,被开发用于治疗B细胞恶性肿瘤,目前正在多项临床试验中进行评估,具体如下图:

年3月,美国FDA授予Epcoritamab治疗滤泡性淋巴瘤(FL)的孤儿药资格。年4月,Genmab与艾伯维联合宣布了评价Epcoritamab的EPCORENHL-11/2期临床试验首个队列的关键结果。该研究队列包括例既往接受过至少2线全身治疗的复发性/难治性大B细胞淋巴瘤(LBCL)患者,其中38.9%的患者既往接受过CAR-T细胞治疗。该队列的关键结果表明,经独立审查委员会(IRC)评估的总缓解率(ORR)为63.1%,超过了方案预设的疗效阈值,观察到的中位缓解持续时间(DOR)为12个月。基于上述结果,双方将配合监管机构共同确定下一步工作。另外,针对Epcoritamab的1b/2期EPCORENHL-2临床试验多个组的数据在ASCO披露。这些数据支持Epcoritamab可与罗氏的CD20xCD3双抗Glofitamab在DLBCL领域进行PK,且似乎在安全性方面略优于Glofitamab。另据了解,公司计划在年内递交Epcoritamab的首个BLA申请。针对该产品,Genmab与艾伯维以50:50的比例进行成本和未来的利润分配。

DuoBody-PD-L1x4-1BB(GEN)是Genmab与BioNTech共同开发的靶向PD-L1和4-1BB的双特异性抗体,用于治疗实体瘤。药融圈旗下,药融云数据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