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恶性淋巴瘤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赵维莅教授淋巴肿瘤微环境与CART转化 [复制链接]

1#

第七届苏州淋巴瘤高峰论坛

由国家血液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医院和江苏省血液研究所主办的“第七届苏州淋巴瘤高峰论坛”于年3月26-27日在苏州召开,与会专家及讲者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对淋巴瘤领域的诊疗学术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本期H君为您带来上海交通大医院赵维莅教授对“淋巴肿瘤微环境与CAR-T转化医学研究”的精彩解读。

赵维莅教授按照“CAR-T细胞治疗显著改善淋巴瘤患者生存”、“CAR-T细胞治疗患者复发机制—肿瘤微环境”、“肿瘤微环境介导CAR-T细胞治疗复发的解决策略”三个方面进行解读。淋巴瘤在血液系统肿瘤中居于首位,中国的淋巴瘤发病率为6.41/10万,且呈持续增长。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B-NHL)在淋巴瘤中占比为60%,其中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最为常见,目前治疗DLBCL基本采用以R-CHOP基础的治疗方案,针对不同危险分层人群的治疗策略如下图所示。一线R-CHOP方案治疗后,约40%-50%DLBCL患者出现复发难治(R/R),随着治疗线数后移,患者持续缓解率越低。此外,难治性DLBCL患者预后非常差,挽救治疗的缓解率仅26%,完全缓解率仅7%,总生存期6.3个月,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案有限。因此,难治性DLBCL患者存在着大量未被满足的治疗需求。REALTREND研究中国数据证实,难治性DLBCL患者(包括免疫化疗无效或造血干细胞移植后12个月内复发的患者),其中位生存仅5.9个月,2年总生存率仅16%,因此,常规治疗对这部分患者无长期获益。在免疫治疗新时代,CAR-T细胞治疗可有效改善R/RNHL患者的生存。多项临床研究显示,CAR-T治疗的总缓解率(ORR)可达54%~83%,完全缓解率(CR率)为40%~58%。可以说,CAR-T细胞疗法为R/RNHL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目前上市的CAR-T产品相关研究数据如下表所示,不论哪种产品,其CR率均在50%左右。若患者在三个月内能获得CR,其持续缓解的比例即可大大提高,且后续无需高强度的治疗。目前NCCN指南已将CAR-T治疗纳入复发难治DLBCL的临床应用。尽管CAR-T治疗显著提高了R/RNHL患者生存,但临床发现仍有部分患者在CAR-T治疗中发生进展。其复发的机制包括:CD19抗原表达缺失、CAR-T功能不全、肿瘤微环境、预处理方案以及治疗前疾病负荷与患者自身免疫功能。赵维莅教授表示需重点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