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恶性淋巴瘤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ldquo观察等待ldquo策略 [复制链接]

1#

滤泡性淋巴瘤(FL)是B细胞淋巴瘤中的一种常见亚型,是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中较常见的类型,在西方国家占NHL患者的22%~35%。在国内所占比例较西方国家偏低,占NHL患者的8.1%~23.5%。我国发病率有逐年增加的倾向,发病年龄与国外比较相对较低,地域分布上以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发病率较高。FL来源于生发中心的B细胞,形态学上表现为肿瘤部分保留了滤泡生长的模式,是一组包含滤泡中心细胞(小裂细胞)、滤泡中心母细胞(大无裂细胞)的恶性淋巴细胞增生性疾病。在显微镜下FL有时可以合并有弥漫性的成分出现,根据滤泡成分和弥漫成分所占的比例不同可以将FL分为:①滤泡为主型(滤泡比例>75%);②滤泡和弥漫混合型(滤泡比例25%~75%);③局灶滤泡型(滤泡比例<25%)。

诊断

FL的诊断主要基于包括免疫组化和形态学检查在内的病理组织学检查,必要时参考流式细胞术以及细胞遗传学检查结果。

根据WHO淋巴瘤分类方法,FL进一步可以分为1~3级。1、2和3a级FL患者临床表现为惰性,而3b级患者的治疗则按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的治疗策略进行治疗。目前3a和3b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相似,治疗若干年后部分患者可能转化为侵袭性的淋巴瘤,主要为侵袭性DLBCL,预后差。

预后

对FL患者预后的预测,通常采用FL国际预后指数(FollicularLymphomaInternationalPrognosisIndex,FLIPI)标准,FLIPI-1包括年龄≥60岁、HBGg/L、AnnArbor分期为Ⅲ~Ⅳ期、血清LDH正常值范围上限和受累淋巴结≥5个这五个不良预后指征。每符合一个指征计1分,根据得分,将FL患者分为低危、中危、高危3个危险组。近年随着抗CD20单抗治疗FL应用的日益普遍,新的临床预后评分系统FLIPI-2显示出优于FLIPI-1的优势。FLIPI-2包括以下不良预后指征:β2微球蛋白>正常值范围上限、淋巴结最大径>6cm、骨髓受侵犯、HGB<g/L和年龄>60岁。

治疗

1.治疗指征:对于Ⅰ~Ⅱ期的FL患者,目前认为主要采用局部放射治疗可使大部分患者获得长期无病生存,因此应尽早给予放射治疗或放疗联合全身免疫化疗。

对于Ⅱ期伴有腹部包块和Ⅲ~Ⅳ期的患者,目前普遍认为尚不可治愈,且大部分患者病变进展缓慢,相当长时间不接受治疗亦可保持良好的生活质量,故一般认为应该具备B症状、异常体征、重要器官损害、血液指标、巨大肿块、持续肿瘤进展中的任意一项时,才建议给予治疗。

2.Ⅰ~Ⅱ期FL患者的一线治疗选择:对于1级和2级的Ⅰ~Ⅱ期FL患者标准治疗选择,目前临床上已有足够的证据支持选择侵犯野放射治疗(involvedfieldradiationtherapy,IFRT)能取得较好的长期生存率,放射治疗剂量为30~36Gy,放疗是否加全身免疫化疗,目前仍有争议。有学者报道放疗加上全身免疫化疗可能改善生存,如果估计FL患者IFRT的不良反应风险超过临床获益概率时,应建议观察等待,暂不进行放射治疗。其中Ⅰ~Ⅱ期高肿瘤负荷或FLIPI中、高危(>1分)患者,可一线选择联合免疫化疗。3级患者按照DLBCL治疗策略处理。

3.Ⅲ~Ⅳ期FL患者的一线治疗:与Ⅰ~Ⅱ期FL患者不同,Ⅲ~Ⅳ期FL患者仍普遍被认为是不可治愈的疾病,如果患者尚无B症状、异常体征、重要器官损害、血液指标、巨大肿块、持续肿瘤进展所列的治疗指征,可采取观察等待的策略。对于有治疗指征的Ⅲ~Ⅳ期FL患者,目前可选择的治疗方案较多。总的原则是应根据患者年龄、全身状态、合并症和治疗目标,高度个体化地选择治疗方案。

免疫化学治疗是目前国内外最常选择的治疗模式,8个疗程利妥昔单抗(R)联合化疗的治疗方案已经成为国内外初治FL患者治疗的首选标准方案。无论是CHOP(环磷酰胺+多柔比星+长春新碱+泼尼松)方案、CVP(环磷酰胺+长春新碱+泼尼松)方案,还是苯达莫司汀联合利妥昔单抗,均明显改善了患者的近期和远期疗效包括总生存期。因此,对于体质好、相对年轻的患者,建议选用常规剂量的联合化疗加利妥昔单抗,以化疗单药联合利妥昔单抗,或者单独应用利妥昔单抗。

4.FL患者的维持治疗:FL患者病史长,进展缓慢,对各种治疗比较敏感,故诱导缓解后适合维持治疗。迄今,无论一线治疗后或复发再次诱导缓解后的FL患者,大量临床研究和Meta分析结果已证明利妥昔单抗单药维持治疗可改善其远期生存。因此,无论初治或复发患者在诱导化疗结束,获得CR或部分缓解(PR)后,建议每2~3个月采用利妥昔单抗单药维持治疗1次,共计2年时间。应注意维持治疗后可能会增加感染的机会,尤其是乙型肝炎患者应密切随访观察。

福音

我科正在开展的有关淋巴瘤的免费治疗项目如下,请广为利用:

1.比较重组人鼠嵌合抗CD20单克隆抗体注射液(IBI)与原研药利妥昔单抗注射液在CD20阳性B细胞淋巴瘤受试者中的药代动力学以及安全性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平行对照临床研究。

2.比较重组抗CD20人鼠嵌合单克隆抗体注射液(GB)与利妥昔单抗(Rituximab)在CD20阳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中的PK、PD和安全性的多中心、随机、开放、阳性平行对照临床研究。

3.注射用盐酸苯达莫司汀治疗利妥昔单抗未缓解或复发的惰性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多中心、单臂临床试验。

4.一项评估采用copanlisib联合利妥昔单抗治疗复发性惰性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iNHL)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的III期、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CHRONOS-3。

5.静脉PI3K抑制剂Copanlisib联合标准免疫化疗与标准免疫化疗在复发惰性非霍奇金淋巴瘤(iNHL)患者中进行对比的III期,随机化,双盲,对照的多中心研究-CHRONOS-4。

长按上图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