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恶性淋巴瘤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ESMO霍奇金淋巴瘤指南解读 [复制链接]

1#

为规范临床诊疗行为,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指南工作组率先在淋巴瘤领域推出了简洁而实用的霍奇金淋巴瘤(HL)、初治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复发DLBCL3项诊疗和随访基本共识,供欧洲血液和肿瘤专家参考。

随着淋巴瘤诊疗水平的提高,年ESMO淋巴瘤指南对年的共识予以完善和补充,不仅增加了滤泡性淋巴瘤(FL)、T细胞淋巴瘤、原发皮肤淋巴瘤、黏膜相关B细胞淋巴瘤、套细胞淋巴瘤(MCL)等类型,而且使每种类型的指南内容得以丰富和更新。年9月,ESMO相继推出了HL、FL和MCL的更新指南。新版指南不仅增加了最新的循证医学依据,在内容和形式上也更加完善和详实,已经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简单的“更新”,但其简洁实用的本色依然未变。本文将就霍奇金淋巴瘤临床指南的主要更新内容进行介绍。

霍奇金淋巴瘤(HL)

在基线检查部分,新指南特别强调了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CT)作为分期检查方法的价值。推荐PET/CT可替代骨髓穿刺检查,可以让患者避免或减少有创性检查。虽然新版指南仍然以临床分期为指导治疗的基础,但无论是对局限期还是广泛期患者,指南均强调用临床不良预后因素指导治疗和判断预后的重要性,建议在基线检查中应该包括和详实记录此类指标。

局限期系指临床Ⅰ~Ⅱ期(ⅡB期归为广泛期),影响预后的因素包括年龄、纵隔大肿块、B症状、受累淋巴结区、结外病灶和血沉。化疗联合放疗的综合治疗模式依然是最佳治疗选择,推荐长春碱+达卡巴嗪(ABVD)×2周期+20Gy局部放疗。尽管ESMO推荐受累部位放疗(ISRT),但也承认ISRT的循证医学依据并不充分,受累野放疗(IFRT)可能更被广泛接受;早期PET/CT阴性的患者是否可以避免局部放疗仍然存在争议,来自欧洲多家研究中心的数据认为不接受局部放疗的患者1~2年无进展生存(PFS)率低于放疗患者。

临床Ⅰ~Ⅱ期无B症状,但伴有其他1个及以上不良预后因素或CSⅡB伴有不良预后因素的患者,推荐ABVD×4周期+ISRT;对于年轻、一般状况好的患者,也可以选择增强型甲基苄肼和长春新碱(BEACOPPesc)×2周期+ABVD×2周期+ISRT,放疗推荐剂量为30Gy。广泛期系指临床Ⅲ~Ⅳ期及ⅡB期,影响预后的因素包括年龄、性别、分期、白细胞及淋巴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和白蛋白水平等。经BEACOPPesc×6周期或ABVD×6周期化疗后PET/CT阳性的患者,可以行残留病灶局部放疗,推荐剂量为30Gy,放射野推荐ISRT。

对于复发难治患者,新版指南强调了二线挽救化疗和大剂量化疗联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重要性。初次复发患者,通过这种治疗方式仍有约半数能够得到治愈。移植前PET/CT有重要的预测价值。达不到CR的患者移植后复发率高,因此对于这部分患者可尝试布妥昔单抗联合二线挽救治疗方案,提高CR率。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复发的患者,也可以选择布妥昔单抗、含吉西他滨的挽救方案甚至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

对随访期患者,不推荐常规影像学随访,症状、体格检查和血液学检查是发现复发更重要的手段。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