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白癜风医院 https://baike.baidu.com/item/%E9%A3%8E%E6%9D%A5%E4%BA%86%C2%B7%E5%B8%A6%E4%BD%A0%E8%B5%B0%E5%87%BA%E7%99%BD%E7%99%9C%E9%A3%8E%E9%98%B4%E9%9C%BE/20783753?fr=aladdin"
随着生物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快速发展,人们在细胞分子水平对肺癌发病机制的研究深入(EGFR/ALK等)以及肺癌肿瘤靶向药物的不断涌现(奥希替尼/布加替尼等),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治疗已进入到个体化靶向治疗的时代。
"年5月22日,FDA批准布加替尼(Brigatinib)用于治疗经FDA批准(伴随诊断)检测产品检测为ALK阳性(ALK+)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成人患者。同时,FDA还批准了雅培的VysisALKBreakApartFISHProbeKit作为NSCLC患者使用布加替尼的伴随诊断设备,检测ALK阳性。1,2
▲FDA批准布加替尼一线治疗ALK+NSCLC
此次批准将布加替尼的适应症与用途(INDICATIONSANDUSAGE)从用于克唑替尼治疗后进展的ALK阳性NSCLC患者(年4月批准,二线治疗)扩展至ALK阳性NSCLC一线治疗(年5月批准)。2,3
▲-年,布加替尼适应症从二线升至一线
FDA此次批准布加替尼一线治疗ALK阳性NSCLC患者是基于国际多中心、开放标签、随机对照的Ⅲ期ALTA-1L研究,该研究纳入例先前未接受过ALK抑制剂治疗的ALK阳性局部晚期或转移性NSCLC成人患者,头对头对比布加替尼与克唑替尼的疗效和安全性。
研究结果显示,布加替尼相比克唑替尼用于未经ALK抑制剂治疗的ALK阳性晚期NSCLC患者,能够显著延长无进展生存期(PFS),独立评审委员会评估的中位PFS为24.0个月和11.0个月(HR=0.49)。在脑转移疗效方面,布加替尼组确认的颅内客观缓解率(ORR)为78%,也显著优于克唑替尼组的26%(P=0.)。2
▲BIRC评估的ALTA-1L疗效情况▲ALTA-1L中的颅内客观缓解率情况
一、关于ALK基因融合
说到肺癌,大家都知道EGFR,那ALK呢?
先给大家编个“肺癌三结义”(桃园三结义)故事,述说当年EGFR(刘备)、ALK(关羽)和ROS1(张飞)三位“仁人志士”,为了共同干一番“大事业”的目标(致癌),意气相投(驱动基因),言行相依,选在一个“桃花盛开”的季节、选在一个“桃花绚烂”的园林(肺部),举酒结义,对天盟誓,有苦同受,有难同当,有福同享,共同实现自己人生的“理想”(致肺癌)。
他们依据在非小细胞肺癌人群中的突变频率(年龄),进行了排行,老大是EGFR(刘备,40~55%)、老二是ALK(关羽,3%~5%)、老三是ROS1(张飞,1%~2%),在坊间,EGFR,ALK和ROS1,又常被戏称为EAR(干兄弟)。因此,CSCO和NCCN指南均推荐患者初期诊断为晚期NSCLC时应立即进行EGFR突变、ALK融合及ROS1融合的基因检测(EAR检测),且原发灶肿瘤及转移灶均适用。
ALK最早是在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的一个亚型中被发现的,因此命名为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naplasticLymphomaKinase,ALK)。ALK基因融合的肺癌是非小细胞肺癌一个重要的临床亚型,ALK抑制剂对伴有ALK基因融合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显示出显著的临床获益。
ALK基因融合更常见于年轻、非吸烟、富含胞内黏液的实体型肺腺癌患者中,男女患者比例相近,且常与其他驱动基因突变如EGFR、KRAS、ROS1等互斥。
ALK基因融合在我国非小细胞肺癌中的发生率约5.6%,其中腺癌的发生率为6.6%~9.6%,鳞癌的发生率为3.7%。4,5,6,7我国每年新发肺癌约78.7万例,其中85%左右为NSCLC8,所以我国每年新发ALK基因融合的NSCLC患者近4万人左右。
二、ALK抑制剂怎么选?
截至目前,FDA共批准5款ALK抑制剂:克唑替尼(Crizotinib,一代)、塞瑞替尼(Ceritinib,二代)、阿来替尼(Alectinib,二代)、布加替尼(Brigatinib,二代)、劳拉替尼(Lorlatinib,三代),其中,前三个已在国内获NMPA批准上市。年5月15日发布的最新版NSCLCNCCN指南(.V4)中,对于晚期ALK重排阳性NSCLC患者的一线治疗,阿来替尼(首选),布加替尼,塞瑞替尼及克唑替尼均为1类推荐。9
▲.V4版NCCN一线推荐ALK抑制剂
年5月23日以“云端相见”全新方式,在线正式发布的《年CSCO非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中,对于晚期ALK重排阳性NSCLC患者的一线治疗,阿来替尼(优先推荐)及克唑替尼为1类推荐,布加替尼为三类推荐(虽然美国上市但国内尚未上市);二线治疗中塞瑞替尼为1类推荐。10
▲版CSCO指南ALK抑制剂推荐情况
三、ALK怎么检?
ALK阳性是指ALK基因易位或ALK融合基因表达。
目前临床实践主要依据患者有无ALK基因易位/融合/表达来决定是否使用ALK抑制剂。因此目前强烈推荐初治患者进行ALK基因异常检测时,必须检测是否存在基因易位/融合/表达,可进行ALK融合变体亚型检测及易位丰度检测。针对ALK抑制剂耐药患者,需要考虑ALK获得性耐药突变的相关检测。
关于融合基因,是指将两个或多个基因的编码区首尾相连,置于同一套调控序列(包括启动子、增强子、核糖体结合序列、终止子等)控制之下,构成的嵌合基因。在肿瘤发生时,经常会发生基因组水平的断裂和重新拼接。当两个基因分别断成两半,并且发生了错误拼接时,就有可能形成新的融合基因片段。大多数情况下,融合基因可以导致异常序列或功能的蛋白质的产生,或者某些基因表达的失调,从而导致或促进肿瘤的发生。
如果不明白基因融合的话呢,可以看下面这个短视频:
▲基因融合(genefusion)
目前至少发现了20多种EML4?ALK融合变体亚型,其中,最常见的是EML4与ALK的(E13;A20)和(E6a/b;A20),这两种变体类型约占总体的60%。ALK除最常见与EML4融合外,也可以与TFG、KLC1、SOCS5、H1P1、TPR、BIRC6等基因融合。4,11
从检测方法学角度考虑,ALK阳性NSCLC不仅是基因序列层面的改变即序列重排,ALK融合蛋白也是该类疾病中的重要变异。检测方法包括:ALK基因FISH法、ALK融合变异RT-PCR法、ALK易位/融合变异NGS法或ALK融合蛋白IHC法,该类阳性的肺癌患者通常可从ALK抑制剂治疗中获益。
于美国,FDA批准了FoundationOneCDx作为NSCLC(阿来替尼,克唑替尼、塞瑞替尼)临床用药伴随诊产品;VentanaALK(D5F3)CDxAssay作为ALK阳性NSCLC(克唑替尼、塞瑞替尼)临床用药伴随诊断产品;VysisALKBreakApartFISHProbeKit作为ALK阳性NSCLC(克唑替尼/+布加替尼)临床用药伴随诊断产品。
▲FDA批准的ALK+伴随诊断产品
于我国,NMPA批准了4个技术平台的ALK基因检测伴随诊断试剂,包括ALKVentana?D5F3IHC、VysisALKBreakApartFISHProbeKit、RT-PCR及NGS检测平台。研究结果显示,这4个技术平台检测试剂均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及特异度。
▲NMPA批准的ALK+检测产品及伴随诊断产品
目前,NGS在肿瘤基因检测中的地位越来越高,除了可以检测ALK基因易位,还可以检测点突变,尤其对ALK抑制剂耐药的获得性突变和融合突变类型等;同时可以与其他基因如EGFR、KRAS、MET、NTRK等几个乃至数百个基因一起检测,全面且便捷;另外,肿瘤组织样本不满足其他方法检测要求时,也可以对血液ctDNA或脑脊液ctDNA进行检测。
DNA-NGS检测:灵敏度和特异度均很高,而且能够检测到包括已知和未知位点在内的所有ALK易位,但是其准确性可能会受捕获探针的覆盖度、标本DNA质量,以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等关键因素影响。另外,极少数情况下,在DNA水平上检测到的基因易位可能并不会引起融合蛋白的表达。
RNA-NGS检测:灵敏度和特异度均很高,而且极少的RNA投入量就能够在转录水平检测到ALK融合基因表达。但是,其检测范围一般仅局限于特定的常见位点,罕见融合可能会漏检。另外,对于检测环境和标本质量都有比较高的要求。
鉴于DNA-NGS及RNA-NGS方法均存在一些不足,近年来出现了使用捕获平台同时在DNA和RNA水平上进行测序的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ALK融合检测的准确性和灵敏度,但是,该方法成本较高。12
关于ALK检测策略《中国非小细胞肺癌ALK检测临床实践专家共识》:专家组强烈推荐优先应用Ventana-D5F3IHC进行ALK检测。同时,为了降低样本耗损、加快检测流程,专家组推荐可以将肺癌鉴别诊断免疫组织化学标志物与ALKVentana-D5F3IHC等同时进行检测。多基因检测:专家组推荐可以联合FISH和RT-PCR进行多基因同时检测,或进行RT-PCR或NGS检测,实现多个基因组合检测。当怀疑检测标本有质量问题时,专家组推荐优先应用FISH检测。
参考资料: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