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疗是目前肿瘤治疗的重要方法,即便是靶向与免疫疗法大放异彩的今天,化疗依然与手术、放疗并称癌症治疗的三驾马车。
不同于手术和放疗只能针对局部较大病变的缺点,化疗药物一旦进入人体,就可以随着血液行遍全身,无论病灶再小再隐蔽,都会被找出来一网打尽。
有些对于化疗敏感的癌症,如白血病和淋巴瘤,通过化疗可以直接根治;
有些广泛转移的晚期癌症已无法治愈,化疗可以延缓其进展的速度,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有些不能手术的癌症,经过化疗得到了手术机会;
可以说,在全人类的抗癌史上,化疗作出了不可忽略的贡献,直至今天依旧如此。
效果虽好,名声却很糟
尽管化疗在临床上的地位不可撼动,但它在老百姓的眼中,依旧如同妖魔,唯恐避之不及。
这主要是因为它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作为一种激烈的治疗手段,化疗在杀伤癌细胞的同时,也难免会对正常身体细胞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
这种损害反映在整个人身上,就出现了恶心、呕吐、脱发、血小板白细胞降低等等毒副反应。
其实,随着止吐剂、升白针等药物的开发和应用,很多问题都不再是问题,已经没有担心的必要。
而我们今天要讨论的,是另一个比较让人头疼的问题——外周神经毒性。
什么是外周神经毒性?
外周神经毒性的本质是神经细胞的损伤或死亡,是化疗药物引起的常见不良反应,常见表现为四肢末端和口周感觉异常(包括烧灼感、痒感和尖锐痛感)、感觉迟钝、疼痛、麻木、肌无力和肌萎缩,通常累及双手双脚,呈“手套-袜子”样分布。
外周神经毒性严重影响了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可造成药物减量甚至无法完成化疗,直接影响癌症治疗的预后。
有什么办法预防吗?
预防化疗引起的神经毒性,目前临床上一般应用神经营养类药物或细胞保护剂,如还原型谷胱甘肽、氨磷汀、维生素B12等,但这些药物均没有大型临床研究的证据支持,疗效并不确切,公认的权威方案还没有出现。
因此,对于出现严重神经毒性的患者,依然无法避免减量或者停药的结果。
不过不用担心,转机已经出现!
最近,一项发表在国际著名期刊JNCI上的研究解决了这一问题。科学家们已经通过一项为期2年的临床试验,在乳腺癌患者群体中证实了一种叫做神经节苷脂-单唾液酸(GM-1)的药物对紫杉醇化疗方案所致神经毒性具有显著的预防能力。
GM-1是细胞膜的组成成分,在神经系统中含量丰富,可遏制细胞凋亡,提高细胞存活率,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受损神经细胞的能量代谢,促进神经再生;
并可减轻神经细胞水肿,保护受损神经,预防继发性神经退化;
还能减弱兴奋性氨基酸的神经毒性作用,抑制其受体的病理性兴奋,预防累积性周围神经毒性的产生。这些都是支持这项研究的理论基础。
试验设计
这是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III期临床试验,纳入早期乳腺癌患者。
这些患者的年龄在18至75岁之间,所有患者均接受了改良根治性乳房切除术或保乳手术,计划接受四个周期含紫杉醇(紫杉醇或多西紫杉醇)辅助化疗,且无需接受新辅助化疗,无需使用曲妥珠单抗。
患者入组后1:1随机分配至GM1组与安慰剂组,在每个化疗周期的前1天和第1-2天接受GM1(80mg)或安慰剂,试验主要目的是借助癌症治疗神经毒性功能评估(FACT-Ntx)子量表评估患者接受4个周期化疗后的神经病变情况。最少随访一年。
试验过程
年5月至年11月,项目共招募了名患者,
最终有名患者符合分析条件,GM1组91名,安慰剂组92名。
截止日期为年3月20日,中位随访时间为18.8个月。
试验结果
结果显示,GM1组的患者在4个周期化疗结束后的FACT-Ntx评分显著高于安慰剂组(43.27vs34.34)。
FACT-Ntx子量表包含11项,总分为44分,分数越高越好
GM1组的≥1级感觉神经毒性事件发生比例为26.4%,≥1级运动神经毒性事件发生比例为20.9%,
而安慰剂组的这两项数据分别为97.8%和81.5%。
经过四个周期的化疗后,
来自安慰剂组的91名患者(98.9%)的FACT-Ntx子量表评分比化疗前降低5分或更多。
相比之下,只有1名GM1组的患者(1.0%)评分下降超过5分。
满足安全性分析条件的名患者中(GM1组名,安慰剂组98名),在化疗期间GM1组报告的≥2级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安慰剂组,包括疲劳(2.0%vs44.9%),肌肉/关节痛(0%vs19.4%),≥2级腹泻(7.0%vs8.2%),恶心(0%vs3.1%),失眠(1.0%vs0%),皮疹(4.0%vs1.0%)。
结论
以上数据证明,应用GM1能够显著减少患者的周围神经毒性发生,并可大幅降低患者神经毒性事件的发生几率和严重程度。
这项研究是首个评估使用GM1预防化疗所致的周围神经毒性事件的III期临床试验。FACT-Ntx评分下降5分的概率从98.9%降到1%,这在GM1预防效果上,可谓是给出了力证。有望为医生指定治疗方案提供佐证,让更多需要化疗的患者免受周围神经毒性之苦。
值得一提的是,该研究由中国科学家牵头,试验地点在中国,入组的也都是中国人,如今得出了成功的结果,对全中国的癌症患者来说意义非凡。为科学家们点赞!
声明:春风健康对所产生内容保持严谨、中立的态度。文章仅供交流学习使用。如遇到内容有误,请与我们联系进行讨论和修改。
作者:春风健康-菜头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