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有那家医院治白癜风 http://m.39.net/pf/bdfyy/作者:赵曼丽[1]赵云[1]沈志鹏[2]顾伟忠[1]刘蕾[1]舒艳[1]张道恩[3]汤宏峰[1]
期刊:《中华病理学杂志》年49卷1期52-56页
目的:探讨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克隆号1A4抗体在儿童髓母细胞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方法:采用NanoString技术和测序技术对浙江大医院至年诊治的44例儿童髓母细胞瘤标本进行分子分型鉴定,同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二步法检测ALK在44例髓母细胞瘤整张切片中的表达,统计分析蛋白表达与分子分型的关系。
结果:患者年龄范围0.5-13.0岁,平均年龄5.8岁。男性28例,女性16例。经典型31例,促纤维增生/结节型5例,广泛结节型3例,大细胞/间变型5例。44例儿童髓母细胞瘤除3例无确切划分亚型外,其余41例中5例为WNT型,12例为SHH型,9例为Group3型,15例为Group4型。44例肿瘤组织中13例ALK免疫组织化学阳性,阳性率为29.5%,其中强阳性6例、弱阳性7例。ALK蛋白表达与WNT型相关(P0.01)。WNT型中特征性出现核旁点状阳性。
结论:ALK克隆号1A4免疫组织化学可辅助儿童髓母细胞瘤分子分型,强阳性且出现核旁点状阳性提示WNT亚型。
髓母细胞瘤是儿童最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约占儿童颅内肿瘤的20%。新近研究发现髓母细胞瘤至少可以分为4个分子亚型:WNT型(WNTsubgroup)、SHH型(SonicHedgehogsubgroup)、Group3型和Group4型[1]。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基因编码酪氨酸蛋白激酶受体,在神经系统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ALK基因重组、突变或者扩增被发现在一系列肿瘤中,包括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神经母细胞瘤和非小细胞肺癌等[2]。新近?astowska等[3]运用克隆号D5F3抗体,发现ALK表达可以作为WNT型新的标志物,并可以作为良好预后的指标。ALK有多种免疫组织化学抗体型号,除D5F3外,还有ALK1、1A4和5A4等,不同克隆号之间表达有差异。克隆号1A4抗体是新的、灵敏度高的ALK抗体,已应用在肺癌中[4],并且相对其他克隆号,其具有经济、方便等特点。本研究探讨ALK1A4抗体在儿童髓母细胞瘤表达情况。
1.病例资料:收集浙江大医院至年诊治的髓母细胞瘤44例。组织学分型依据版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5],由2位高年资病理医师阅片分析。将髓母细胞瘤分为经典型、促纤维增生/结节型、广泛结节型和大细胞/间变型4种组织学形态。
2.髓母细胞瘤分子分型:(1)NanoStringnCounter分子检测平台检测23例髓母细胞瘤病例。使用PromegaReliaPrepTMFFPE总RNA提取系统从甲醛固定石蜡包埋切片中提取总RNA,依照说明书操作。使用QuantiFluor?RNASystem检测RNA质量。依照Northcott等[6]描述,22个基因和3个看家基因(ACTB、GAPDH和LDHA)用于分组检测。(2)其余21例髓母细胞瘤分子分型检测:依照文献报道髓母细胞瘤各亚型的基因改变[7],检测39个相关基因的的点突变、插入、缺失和5个基因拷贝数变异,并通过低深度全基因组测序检测大片段缺失/扩增结果,利用特有算法(如逻辑回归模型和随机森林模型),预测髓母细胞瘤4种分子分型的概率值,该部分由北京泛生子公司完成。
3.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标本均经3.7%中性甲醛固定,常规石蜡包埋,采用EnVision二步法,DAB显色。抗体ALK(克隆号:1A4,即用型)购自北京中杉金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运用3DHISTECH数字病理平台扫描整张切片,由2位高年资病理医师独立分析结果。阳性产物定位于细胞质,以细胞质出现棕*着色及棕*色颗粒状物为阳性。阳性半定量标准依照文献所述[3]:0(阴性):0-10%肿瘤细胞阳性;1+(弱阳性):11%-50%肿瘤细胞阳性;2+(强阳性):51%-%肿瘤细胞阳性。
4.荧光原位杂交(FISH):标本经常规处理后,切3~4μm石蜡切片,采用荧光原位杂交ALK断裂试剂盒和ALK扩增试剂盒(为红绿双色探针,均购自广州安必平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分别检测髓母细胞瘤ALK基因断裂和扩增情况。大体流程:常规烤片及脱蜡后,将待检测的切片放于ThermoBriteElite自动FISH染色机(德国徕卡公司),依次进行预处理、杂交及洗脱。切片经DAPI复染,盖上盖玻片,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结果。结果判定:(1)对ALK断裂检测,红绿信号分离距离1个信号点或者单红信号判断为分离,计数个肿瘤细胞,15%的细胞出现分离信号,判断ALK断裂阳性;(2)对ALK扩增检测,计数50个肿瘤细胞,以红色信号(ALK)与绿色信号(LAF4)比值大于4为阳性。
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5.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Fisher确切检验;用Kaplan-Meier法计算总生存率,生存率的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P0.05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1.临床病理资料和组织学特征:44例髓母细胞瘤患者,年龄范围0.5-13.0岁,平均年龄5.8岁;年龄3岁12例,≥3岁32例;男性28例,女性16例,男女比为1.8︰1.0;经典型31例,促纤维增生/结节型5例,广泛结节型3例,大细胞/间变型5例。
2.髓母细胞瘤分子分组:23例髓母细胞瘤经NanoString方法分组,4例WNT型、7例SHH型、7例Group3型、5例Group4型(图1);21例髓母细胞瘤由北京泛生子公司完成,1例WNT型、5例SHH型、2例Group3型、10例Group4型,另有3例未发现任何基因改变,未归入任何一组,定为NEC型。共计5例为WNT型、12例为SHH型、9例为Group3型、15例为Group4型,3例为NEC型。
3.ALK免疫组织化学表达:ALK在各组间的表达情况和所有阳性患者信息详见表1。44例髓母细胞瘤中有13例ALK阳性,占29.5%,其中强阳性(2+)6例,弱阳性(1+)7例。ALK免疫表达在性别、年龄分组、组织学分型和分子分型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ALK免疫表达与WNT型具有强相关性(P0.01),所有5例WNT型ALK表达均强阳性,为细胞质棕*色着色,其中4例还出现核旁深棕色点状着色(图2);另1例SHH型强阳性,为细胞质内棕*色着色,未见核旁点状阳性;所有6例强阳性患者组织学类型均为经典型,年龄均3岁,1例男孩,5例女孩。7例弱阳性患者中,3例为SHH型、1例Group3型、1例Group4型、2例NEC型;组织学类型为2例经典型、3例促纤维增生/结节型和2例广泛结节型,未见大细胞/间变型;年龄均3岁。在促纤维增生/结节型和广泛结节型标本中阳性染色在结节间细胞,结节内细胞阴性。7例弱阳性均为细胞质内着色,未见核旁点状阳性。
4.FISH检测:挑选4例免疫组织化学强阳性标本(1例SHH型和3例WNT型),经ALK断裂及扩增检测,均阴性,未发现ALK基因断裂或扩增。
5.生存分析:有随访资料的35例髓母细胞瘤患儿7例死亡,28例存活;最长生存50个月,最短1个月,平均生存时间19.8个月,中位生存时间16.1个月。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ALK强阳性预后较好,ALK阴性预后较差,ALK弱阳性居中,但三者的生存曲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图3)。
髓母细胞瘤的临床表现具有明显的异质性,WNT型预后最好,Group3型预后最差,SHH型和Group4型的预后相似[8]。依据不同亚型,给予不同强度的治疗,可以在治疗疾病的同时减少对患者的损害,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目前,有多种方法可对髓母细胞瘤进行分子分型,如NanoStringnCounter技术、基因测序、甲基化检测及microRNA检测等[6,9-10],不同检测方法结果大致一致。但是由于技术或设备等原因,以上方法不能用于所有的临床病理实验室中。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方便、经济,已广泛用于临床病理工作中。目前,也可以使用免疫组织化学抗体,如GAB1、β-catenin、filaminA和YAP1,联合FISH和PCR技术[11],对髓母细胞瘤进行初步分型。其中WNT型:β-catenin和YAP1阳性,GAB1阴性;SHH型:GAB1和YAP1阳性,β-catenin阴性;非WNT/SHH型:β-catenin、GAB1和YAP1阴性。
ALK基因改变可出现在多种肿瘤中,ALK基因过表达在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提示预后较好,而在横纹肌肉瘤和神经母细胞瘤中则提示预后差[2]。?astowska等[3]报道ALK基因过表达是髓母细胞瘤预后良好的指标,使用克隆号D5F3的ALK免疫组织化学可作为WNT型的分型标志物。本研究调查ALK克隆号1A4抗体在髓母细胞瘤的表达情况,相对克隆号D5F3,克隆号1A4抗体更加便宜,因此可广泛使用于病理诊断中。在本组研究中,44例髓母细胞瘤中有13例ALK阳性,阳性率29.5%,相对文献报道例中25例阳性(21.6%)[3],总阳性率较高。在本组研究中有6例强阳性患者,包含所有5例WNT型和1例SHH型。WNT型肿瘤组织ALK阳性均大于50%,染色呈深棕色,5例中有4例还出现核旁点状阳性,这可能是克隆号1A4特有的染色特点,未出现在克隆号D5F3中[3]。本组研究中有7例弱阳性患者,分子分组为非WNT型,组织学类型有经典型、促纤维增生/结节型和广泛结节型,无大细胞/间变型,但是文献报道中所有组织学类型均可阳性。克隆号1A4抗体在非WNT型中阳性比例较高(8/13),提示相对克隆号D5F3其特异性较差。因此我们建议大于50%的肿瘤细胞阳性,且出现核旁点状阳性,提示为WNT型。ALK免疫组织化学可以与β?catenin等免疫组织化学联合使用,进行髓母细胞瘤分子分组,尤其在部分病例β?catenin核染色难以判断时。除WNT型强阳性外,还有1例SHH型强阳性染色,因此ALK染色不是WNT型的特异性指标,需与其他免疫组织化学联合使用。
在非小细胞肺癌、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和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等肿瘤中,ALK基因与不同伙伴基因重组,产生ALK免疫组织化学胞质或核阳性[2]。在本组研究中,我们挑选4例ALK强阳性的标本,用FISH方法检测ALK基因断裂和扩增情况,并未发现ALK基因断裂或者扩增。Trubicka等[12]和Coco等[13]分别评估64例和52例髓母细胞瘤ALK基因突变情况,各发现1个基因变异,其中ALK基因变异c.AT发生在WNT型患者中;而另外的研究未发现任何热点突变[14]。我们由于条件的限制,未做ALK基因突变检测。ALK在WNT型中过表达的机制尚未清楚,可能是协同Wnt通路上的其他基因。
?astowska等[3]发现ALK强阳性可以单独的作为预后良好的指标。在本组研究中,我们随访到36例患者,随访时间1-50个月不等,其中ALK强阳性患者4例,弱阳性7例,阴性24例。生存分析图显示ALK强阳性预后较好,阴性预后较差,弱阳性居中,但三者的生存曲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可能和我们的随访时间短和例数较少有关,因此需要更多样本和更长时间随访来验证。因为WNT型是预后良好的髓母细胞瘤亚型,ALK强阳性与WNT型相关,提示是预后良好的因素。在本研究中,另一ALK强阳性患者为SHH型,该患者随访13个月,无复发和转移。
综上所述,我们评估了ALK克隆号1A4抗体在儿童髓母细胞瘤中表达情况,相对克隆号D5F3其总表达率较高,但其特异性较差。强阳性表达与WNT型相关,WNT型出现核旁点状染色。ALK是一个有用的生物标志物,可联合其他免疫组织化学抗体用于髓母细胞瘤WNT型分型。ALK在髓母细胞瘤表达机制还有待研究。
更多阅读: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WHO分类和分级(1)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WHO分类和分级(2)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免疫组化标记物研究进展
儿童型少突胶质细胞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